[1] 丁燕云,李占奎.中国北部深层构造之我见[J].物探与化探,2000,24(1):17-22.
[2] 葛碧如,滕吉文,郑新江,等.热红外遥感鄂尔多斯高原隐伏地质构造[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2):16-34.
[3] 贾进斗,何国琦,李茂松,等.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天然气的控制[J].高校地质学报,1997,3(2): 144-153.
[4] 李清河,郭守年,吕德徽.鄂尔多斯西缘与西南缘深部结构与构造[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5] 刘少峰,杨士恭.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北差异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科学,1997,32(3):397-408.
[6] 潘爱芳,赫 英,黎荣剑.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与能源矿产成藏成矿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4): 459-464.
[7] 潘爱芳,赫 英,马润勇.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2):9-11.
[8] 汤锡元,郭忠铭,王定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带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勘探[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9(1):1-10.
[9] 王同和.华北克拉通中腰纬向构造带的特征及演化[J].山西地质,1992,7(3):301-312.
[10] 王同和.晋陕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5,10(3):283-398.
[11] 张 抗.鄂尔多斯断块构造和资源[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2] 张 进,马宗晋,任文军.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J].地质学报,2004,78(5): 600-611.
[13] 丁燕云.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航磁反映的构造特征[J].物探与化探,2000,24(3):197-202.
[14] 潘爱芳,赫 英,徐宝亮,等.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4):440-444
[15] 刘寿彭.中国及其毗邻海区航空磁力异常图[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16] 潘爱芳,马润勇,黎荣剑.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流体地球化学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7] 张福礼,黄舜兴,杨昌贵,等.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8] 方国庆,王多云,林锡祥,等.陕甘宁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的确定及其聚气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 20(3):195-198.
[19] 朱照宇,丁仲礼.中国黄土高原第四纪古气候与新构造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0] 任纪舜,姜春发,张正坤,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4 000 000中国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1] 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活动断裂系课题组.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
[22]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23] 彭建兵,马润勇,席先武,等.区域稳定动力学的应用实践研究——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大型水电工程环境灾害效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4] 张家声,索书田.华北北部结晶基底中的大型韧性剪切带[J].地质通报,1988,7(4):3-10.
[25] 汤锡元,徐黎明,卢金城,等.陕甘宁盆地及其周缘地区结晶基底及深部地质研究[R].西安:长庆石油勘探局,1993.
[26] 朱 英.壳深大断裂和油气储集[C]∥朱 夏.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5-64.
[27]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掩冲带构造与油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8] 陈发景,孙家振,王波明.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构造特征和找气前景[J].现代地质,1987,1(1):103-112.
[29] 张 泓,白清昭,张笑微,等.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0] 汤锡元,郭忠铭,陈荷立.陕甘宁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勘探[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31] 张 进,马宗晋,任文军.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24(2):124-133.
[32]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33] 张 臣,陈亚平,钱祥麟.大同—天镇地区中元古代辉绿岩岩墙群的基本特征及构造意义[J].山西地质,1993,8(2):131-140.
[34] 张 臣,侯贵廷,钱祥麟.吕梁—晋北地区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侵位方式的磁组构证据[J].地质论评,1994,40(3):245-251.
[35] 邸领军,张东阳,王宏科.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3,24(2):34-37.
[36] 马润勇,彭建兵,袁志东,等.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29(3):289-293.
[37] 徐常芳.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J].华南地震,2002,22(3):1-10.
[38] 赵文智,胡素云,汪泽成,等.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5):1-5.
[39] 姚志温.汾渭盆地含氦天然气成因探讨[C]∥石油地质文集编委会.石油地质文集(6).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62-65.
[40] 王庭斌.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J].地学前缘,2004,11(4):403-416.
[41] 解习农.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J].地学前缘,1998,5(增刊):162-163.
[42] 屈健鹏.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及西南缘深部电性结构与该区地质构造的关系[J].内陆地震,1998,12(4):312-319.
[43] 赵国泽,汤 吉,詹 艳,等.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电性结构和地块变形关系的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34(10): 908-918.
[44] Touret J.Fluid Distribution in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C]∥Fuchs K,Froidevaux C.Geodynamics Series 17:Proterozoic Lithospheric Evolution.Washington: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987:27-33.
[45] Wickham S M.Fluids in the Deep Crust-petrological and Isotopic Evidence[M].New York:Elsevier,1992.
[46] 宋贯一,易立新,宋晓冰.地下热水对断裂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影响研究[J].地震学报,2000,22(6):632-636.
[47] 王基华,林元武,刘成龙.地下流体在地震孕育与发生中的作用——以张家口南部地热活动区为例[J].地震,2000,20(增刊):115-118.
[48] 彭建兵,马润勇,范 文,等.汶川大震的科学思考[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1):1-29.
[49]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公元前1177~公元1982年)[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0] 马宗晋,高祥林.大陆多震层的研究与震源体的破裂发展[C]∥马宗晋.大陆多震层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1-8.
[51] 邓起东,刘百篪,张培震.活动断裂工程安全评价和位错量的定量评估[C]∥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2).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36-246.
[52] 马润勇,彭建兵,门玉明.确定地震破裂带长度的新方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3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