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GBP.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a Study of Global Change[R].Stockholm: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1990.
[2] 孙成权,张志强.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综览[J].地球科学进展,1994,9(3):53-70.
[3] 叶笃正,符淙斌,董文杰.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467-469.
[4] Margaret A P,Emily S B,Elizabeth A C,et al.21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R].Washington: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4.
[5] 冷疏影,宋长青.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600-606.
[6] 葛全胜,陈泮勤,张雪芹.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4):461-466.
[7] 史培军,王静爱,陈 婧,等.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J].地理学报,2006,61(2):115-126.
[8] 赵国浩,王浣尘,陈 忠,等.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2):18-20.
[9] 袁少军,范山鹰.浅谈确定判别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1996(5):24-25.
[10] 晏路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原理·方法·模型·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 邱 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12] 薛沛丰.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2):15-17.
[13] EU.Toward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icators for the EU[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9.
[14] Svarstad H,Petersen L K,Rothman D,et al.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J].Land Use Policy,2008,25(1):116-125.
[15] 王 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16] 谭克龙,高会军.中国半干旱生态脆弱带遥感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 王让会.遥感及GIS的理论与实践——干旱内陆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8]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9] 王开运,邹春静,张桂莲,等.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 王 静.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1] 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106-110.
[22] 李秉成.第四纪与环境[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23(2):63-64.
[23] 杜 雄.华北农牧交错区农业资源适度开发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24] 陈凤臻.全球变化下松辽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5] 左 伟.基于RS、GIS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江三峡库区忠县为例[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
[26] 杨达源,姜 彤.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7] 卢文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