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Qinghai 的文章

1 青海省典型农业区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
刘祖艳1,2,焦菊英1,2*,李建军1,程玉卓2,曹 雪2,3,陈同德1,4,章志鑫1,5,张鹤鑫2 2024年第06期 [816-831][摘要](787)[pdf 66201KB](2030)
2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李冬丽1,贺海波2,3,张雪程1,关天昊1,杨梦迪1,代文静1,邵 航1,丁士元1,李晓东1* 2023年第03期 [749-759][摘要](1178)[pdf 2925KB](876)
3 青藏高原东缘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沈利娟1,王红磊2*,赵天良2,施双双1,卢 文2 2023年第01期 [80-92][摘要](1214)[pdf 5551KB](3014)
4 基于DPSIR模型的西北五省区水安全评价
蒋忙舟1,杨 志2,张晓明3,李 鹏4,5*,许垚涛4,赵 阳3,任宗萍4,王得军6,文妙霞6 2022年第03期 [535-544][摘要](1282)[pdf 1701KB](979)
5 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
瞿 伟1,高 源1,陈海禄1,梁世川1,韩亚茜1,张 勤1,王庆良2,郝 明2 2021年第01期 [182-204][摘要](1994)[pdf 18039KB](3358)
6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模式分类
王夏斌1,姜在兴2,胡光义1,范廷恩1,范洪军1,何明薇1,陈 飞1 2020年第05期 [654-667][摘要](2237)[pdf 13570KB](5108)
7 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王祎1,符超峰1,2*,宋友桂2,杨彦峰1 2020年第01期 [86-98][摘要](2383)[pdf 7663KB](2068)
8 青海矿床成矿系列探讨
潘彤 2019年第03期 [297-315][摘要](2309)[pdf 3202KB](1768)
9 齐家文化时期(4 200~3 600 cal. a BP)青藏高原高庙盆地植被重建及与现今对比
侯光良,李生梅,魏海成,侯小青 2019年第01期 [96-106][摘要](2528)[pdf 10173KB](2563)
10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结构探测研究新进展
李秋生,酆少英,白志明,高原,高嵩,熊小松,王晓冉,郎超,韩如冰,吴庆宇,卢占武,王海燕,李文辉,张洪双,张新彦 2018年第06期 [757-778][摘要](2293)[pdf 3441KB](2656)
11 青海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王福德,李云平,贾妍慧 2018年第02期 [162-175][摘要](3412)[pdf 1222KB](2274)
12 青藏高原义敦岩浆弧前寒武系变质岩绿泥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田振东,冷成彪,张兴春,尹崇军,张伟,郭剑衡,田丰 2018年第01期 [36-48][摘要](2545)[pdf 14950KB](1995)
13 青藏高原大气和雪冰黑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唐祥祥,王茉,徐柏青 2017年第05期 [695-703][摘要](2713)[pdf 2523KB](2174)
14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岩石学研究进展
王晓赛,杜瑾雪,王根厚 2017年第05期 [620-632][摘要](3336)[pdf 3855KB](2338)
15 青海成矿单元划分
潘彤 2017年第01期 [16-33][摘要](3152)[pdf 3475KB](2676)
16 青海乌兰地区上新世乌兰小植物群及古气候
邵铁全,刘云焕,王琪,庞国涛,王朝景,唐汉华,姜开拓 2015年第05期 [71-79][摘要](2910)[pdf 9343KB](1823)
17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对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活动断层应力变化的影响
熊林,何建坤,潘正洋,周云,刘玉琳 2014年第03期 [113-122][摘要](3768)[pdf 868KB](2736)
18 横断层作用下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发震机制新探
王伟锋,卿艳彬,朱传华,单新建 2014年第03期 [102-112][摘要](3595)[pdf 1135KB](3034)
19 基于RS/GIS和AHP-GPCA模型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迁综合评价
张继承,潘新春 2011年第04期 [434-440][摘要](2054)[pdf 962KB](1453)
20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模型探讨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块体的运动特征
张贵钢1,杨志强1,王庆良2,刘同文1 2011年第02期 [213-216][摘要](2493)[pdf 266KB](1472)
21 青藏铁路主要冻土路基工程热稳定性及主要冻融灾害
牛富俊,马巍,吴青柏 2011年第02期 [196-206][摘要](1708)[pdf 1041KB](1466)
22 青海省杂多—囊谦地区构造演化与聚煤作用分析
毛耀保 2010年第03期 [225-233][摘要](2279)[pdf 342KB](1237)
23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研究新进展
焦建刚1,黄喜峰1,袁海潮2,陈 博3,孙 涛1,刘瑞平3 2009年第01期 [42-47][摘要](2041)[pdf 716KB](2254)
24 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
宋忠宝1,杜玉良1,李智明1,贾群子1,高永宝1,刘振宏2,袁光平2,常革红2,童海奎2 2009年第01期 [30-33,47][摘要](2060)[pdf 171KB](2104)
25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马润勇,彭建兵,袁志东,邸海燕 2007年第03期 [289-293][摘要](2968)[pdf 917KB](1212)
26 蒙甘青地区白垩纪原型 盆地分布特征及盆山格局
李相博1,2,3,陈启林2,魏伟4,5,左国朝6,王琪1,孟自芳1 2006年第03期 [24-30][摘要](1323)[pdf 2608KB](1459)
27 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吴艳宏,李世杰,夏威岚 2004年第03期 [64-68][摘要](1916)[pdf 198KB](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