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金虎,邹伟宏,费宝生,等.冀中坳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潜山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3] 翟光明.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五:华北油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4] 阎敦实,王尚文,唐 智.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J].石油学报,1980,1(2):1-10.
[5] 程 超,杨洪伟,周大勇,等.蚂蚁追踪技术在任丘潜山油藏的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2):48-52.
[6] 卓勤功,宁方兴,荣 娜.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J].地质论评,2005,51(4):416-422.
[7] 张卫海,查 明,曲江秀.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2):118-120.
[8] 李宇志,梁书义,刘克奇.塔中地区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油气成藏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2):45-48.
[9] 张照录,王 华,杨 红.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2):133-135.
[10] 赵忠新,王 华,郭齐军,等.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6):527-532.
[11] 付 广,薛永超,付晓飞.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1):24-26.
[12] 藏明峰,吴孔友,崔永谦,等.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式[J].特种油气藏,2009,16(6):22-25.
[13] 吴孔友.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模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25-30.
[14] 田世峰,查 明,吴孔友,等.饶阳凹陷潜山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4):143-150.
[15] 刘传虎.潜山油气藏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6] 杜春国,郝 芳,邹华耀,等.断裂输导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2007,26(1):51-56.
[17] 梁狄刚,曾宪章,王雪平,等.冀中坳陷油气的生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8] 邹伟宏,张 放,崔占堂,等.冀中油气区中元古—古生界及沉积环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9] 张克银,艾华国,吴亚军.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5):16-19.
[20] 王艳忠,操应长,王淑萍,等.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成藏综述[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30(3):326-330.
[21] 吴孔友,查 明,洪 梅.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结构模式及半风化岩石的再成岩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3):270-276.
[22] 李晓燕,蒋有录,陈 涛.古风化壳孔隙与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32(1):60-64.
[23] 何登发.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2):142-149.
[24] 陈中红,吴孔友,查 明,等.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断裂—不整合面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J].地球学报,2006,27(1):63-68.
[25] 吴永平,杨池银.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6] 何碧竹,焦存礼,贾斌峰,等.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地区奥陶系岩溶作用及对油气储层的制约[J].地球学报,2009,30(3):395-403.
[27] 付 广,段海凤,孟庆芬.不整合及输导油气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13-16.
[28] 郭建华,郭原草,王连山.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潜山储集层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6):701-708.
[29] 田建章,张锐锋,李先平,等.冀中拗陷北部天然气成藏系统及勘探方向[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3):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