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舒德干院士
发布人:刘青青 发布时间:2016-09-30  浏览次数:3297次
【字体: 字体颜色
                                                       
       舒德干院士,男,湖北鄂州人,1946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系德国洪堡学者和中国长江学者,2011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北大学博物馆馆长及地质学系教授。他的科研成果曾被评选列入“1999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兼任《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主编,《地质论评》、《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杂志编委。
      半个世纪以来,舒德干院士一直对生物进化科学怀有浓厚兴趣,曾两次主持翻译《物种起源》并撰写长篇“导读”和“进化论十大猜想”;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命题“生命之树”猜想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长期坚持澄江化石库和动物类群实证起源演化研究并取得了系统性成果, 在达尔文深感困惑的“寒武纪大爆发”、“动物树”起源、演化过渡类群缺失等重大难题的破译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以及其面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基金项目等10 余项。他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发表论文11篇(其中10 篇兼通讯作者,含3篇《Nature》“Article”形式论文),发现了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钟健鱼以及绝灭的古虫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的始祖“古囊类”;首次发现动物树的3个亚界成型过程,提出早期后口动物亚界的谱系演化新假说,并基于此创立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这些研究进展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好评:《Nature》杂志曾以“逮住第一鱼”、“论古虫动物”和“棘皮动物的根”为题先后5 次对其重要发现发表了肯定性专题评述;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主要理论家美国科学院院士Valentine 在其著名的《动物门类的起源》一书中图文并茂地评述并赞同舒德干等关于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古虫动物门和云南虫类研究的学术思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科学讲座教授Dawkins 在其著名的《追寻人类远祖》巨著中充分肯定了昆明鱼的发现在追寻人类远祖上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作为天下第一鱼的“昆明鱼目”已经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大脑及智慧演化的终极源头。美国动物学家Halanych 在《年度动物学进展综述》中指出:“舒德干及其合作者的多项古生物学研究成果正在不断地修正我们关于早期脊索动物演化研究的认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Conway Morris在评述舒德干等的研究成果时认为:“后口动物的起源、崛起与脊椎动物的早期演化这两个论题属于生物进化中最重大的事件, 其学术重要性决不亚于对动物开始征服陆地的研究以及对人类起源的探索等一些科学命题。能够对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进化论题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任何一个科学家即使只对其中一个论题做出如此重要的贡献,那么这位学者和他的祖国都将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现在,昆明鱼、海口鱼、古虫动物门、云南虫类等已经作为标志性成果被收入中、美、英、法、日等国的多种教科书、百科全书、科学年鉴、科学辞典、专著和博物馆。
       此外,舒德干院士在高肌虫研究方面的成果曾两次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古生物学定量研究上的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多名,其中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2003年和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