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增谦院士祝福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1-01-20  浏览次数:2888次
【字体: 字体颜色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院士将携手张洪瑞研究员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年“纪念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专辑”发表题为“大陆碰撞造山与成矿过程:扎格罗斯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对比”的论文,庆祝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侯增谦院士团队在致谢中讲述了与长安大学的合作发展,并祝福长安大学桃李成溪,誉遍瀛洲!
    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对理解板块构造登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几乎每个造山带都存在初始碰撞时限的争议,碰撞造山阶段存在多种划分方案,碰撞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不清楚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院士团队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扎格罗斯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现碰撞造成的强烈挤压变形明显滞后于大陆初始碰撞时间。同时指出,碰撞过程还会出现滞后型弧岩浆作用。将这些碰撞初期出现的滞后型构造岩浆事件单独划分成一个碰撞造山阶段,称之为软碰撞阶段。因此,碰撞造山过程由软碰撞、硬碰撞和后碰撞3个阶段组成。其中,软碰撞阶段主要发育与低速率应变有关的变形构造和与俯冲大洋板片有关的岩浆事件;硬碰撞阶段主要为高速率应变的变形构造和大陆岩石圈俯冲诱发的岩浆事件;后碰撞阶段则会出现大量伸展构造来调节挤压应变,同时发育与大陆岩石圈拆沉、断离和撕裂有关的岩浆作用。软碰撞和硬碰撞阶段的挤压作用会造成铅锌矿床就位在褶皱逆冲带内,硬碰撞和后碰撞阶段发育的大型走滑断层控制斑岩型铜矿床的产出,后碰撞阶段出现的伸展构造赋存有金锑多金属热液矿床。碰撞造山带内保存有早期俯冲和后期碰撞阶段的新生地壳,为碰撞造山带金属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侯增谦院士,男,1961年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1985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198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助理、副所长、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深地资源项目负责人,兼任国际地学计划(IGCP)中国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应用矿床地质学会(SGA)区域副主席等职。他长期从事金属成矿理论与资源勘查技术研究,创建了碰撞造山带成矿理论,构建了碰撞型斑岩铜矿、褶冲系铅锌矿、碳酸岩型稀土矿等成矿新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过程中金属富集机制和成矿机理,揭示了区域成矿规律,理论指导青藏高原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主编英文专集4部,出版中文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18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连续3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以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国际经济地质学会(SEG)区域副主席讲席奖。
    张洪瑞研究员,男,1982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2004年攻读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4~2007年攻读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2010年攻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2010年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1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区域构造与成矿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地质调查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目前,已发表文章7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6篇,其中SCI论文12篇;2013、2017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科技创新奖,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2015、2016年获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科技部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大陆碰撞成矿作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等。


侯增谦院士团队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10120.085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