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俊教授祝福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1350次
中山大学郑文俊教授将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年“纪念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专辑”发表题为“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的论文,庆祝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郑文俊教授在致谢中回忆了初入长安大学时遇到的“小事故”,感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并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更展宏图!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郑文俊教授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并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另外,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郑文俊教授,男,1972年11月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1997年在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士学位,2000~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9~2016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年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交流访问,2016年入职中山大学任教授。现任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专项”专家组成员。郑文俊教授长期致力于活动构造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几何结构完善、运动学定量分析及构造变形模型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近5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15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4)、二等奖1项(排名第4),同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并被中国地震局授予“防震减灾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郑文俊教授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10322.1342.001.html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郑文俊教授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并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另外,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郑文俊教授,男,1972年11月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1997年在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士学位,2000~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9~2016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年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交流访问,2016年入职中山大学任教授。现任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专项”专家组成员。郑文俊教授长期致力于活动构造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几何结构完善、运动学定量分析及构造变形模型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近5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15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4)、二等奖1项(排名第4),同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并被中国地震局授予“防震减灾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郑文俊教授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10322.134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