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致谢摘录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1-04-20  浏览次数:5918次
【字体: 字体颜色

     翟明国院士:当年国家以西安地质学校为基础,从成都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等高校院系抽调人马,组建了西安地质学院。我的老师郑兆申、于凤池、安三元、王战等以及我的大学同学魏刚锋、魏昇前等一批西北大学老师,都调到了西安地质学院,并由原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院士担任院长。一些基础地质学科包括构造、岩石、矿物和矿床等,西安地质学院和西北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上一脉相承。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我遇到了很多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以及后来的长安大学的优秀同仁,诸如孟庆任、肖举乐、张连昌、申萍、汤艳杰、张晓晖等;也有带的学生是长安大学毕业的,及毕业后到长安大学工作的,如张艳斌、胡波、吴佳林、周艳艳等。我与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亦师亦友、披荆斩棘、共同前行。我与长安大学老师一起合作过很多研究课题,也应邀参加过长安大学有关项目的立项和评审工作,让我有机会向汤中立院士、彭建兵院士、李荣西教授等当面请教和学习。
     夏军院士:我与长安大学老师一起开展过很多有益合作,比如彭建兵院士、王文科教授、钱会教授等。2016年3月,我参加了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实验室研究特色突出、研究方向及定位准确、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人员结构合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术交流活跃、管理有序规范、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支持有力;2019年,我参加了在长安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综合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期待该会议成果能带动长安大学水利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黄河流域的生态防护事业添砖加瓦;2020年9月,我还在线参加了彭建兵院士主持召开的宜居黄河科学研究计划启动暨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共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美好前景。期待以后与长安大学有更多合作,为国家水安全和可持续利用贡献智慧!
     毛景文院士:十分荣幸被邀请撰写这篇题为“西秦岭西成和凤太矿集区三叠纪多金属成矿作用特征、规律及找矿方向”的论文以庆贺长安大学七十华诞!我的科研团队长期在秦岭地区开展研究工作,使我有更多机会接触长安大学,七十年的历程饱经风雨,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人才辈出!蓦然回首,长安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无限接近“双一流”,地质学跨越式发展,各个学科均有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才俊不断涌现!在汤中立和李佩成两位大师之后,彭建兵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彰显新的高度和新的开端!过去七十年,长安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为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也有幸在长安大学建立了一个院士工作站,由此也融入这一光荣的集体。尽管时间较短,团队几位年轻新秀在这一卓越平台获益匪浅,进步明显,成果颇丰。我和团队负责人梁婷教授有信心,与大家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矿床学和地质资源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侯增谦院士:
我们团队与长安大学有多年的良好合作,曾推动长安大学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团队内也有很多科研骨干毕业于长安大学。论文是我们团队在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方面的阶段性成果,该理论的创建和完善离不开翟明国院士、王涛研究员、李文渊研究员、薛春纪教授等长安大学校友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张连昌研究员:
从1979年到2000年,我在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学习和工作长达二十年。在这里,我有过迷茫和坎坷,也有过辛劳和希望,更重要的是见证了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终赢得桃李满天下!此刻,我要感谢母校给予我从事地球科学的勇气和专业知识,特别感谢刘云丛、祁思敬、曾章仁、刘建朝、姬金生、李英和姜常义等教授的教育和培养,感谢李荣西、杨兴科、薛春纪、李厚民、王涛、孟庆任和胡健民等教授的合作与帮助。2000年,我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后,有幸结识和西安地质学院颇有渊源的翟明国院士,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并在华北大陆边缘造山带演化与成矿、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时光荏苒,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二十年,但我依然和母校保持着密切联系,多次回校访学和交流,并有幸遇到母校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如万博、崔敏利、吴华英、白阳和董志国等,他们大部分都已成长为科研骨干。

     薛春纪教授:1983年,我大学毕业就来到西安地质学院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其间还在职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我忘不了初作教师不会讲普通话时的尴尬慌忙,忘不了教学中越过的那道道坎梁,更忘不了前辈们传帮带时的语重心长。时时都能想起的那件件桩桩,无不寄托着学校领导的关怀与希望,无不承载着老师们的育人担当,无不弥散着整个校园里的奋发向上!长安大学让我在教师的岗位上不断向上!在这里,人人都在快速成长,学校也在快速发展壮大!感恩学校!感恩前辈、领导和同事!

     程谦恭教授:1979年9月至1998年3月,我在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学习和生活长达二十年,各位老师曾给予我终生难忘的教育、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在此,特别诚挚地感谢我的恩师胡广韬教授、宫同伦教授、彭建兵院士对我的培养、教导和帮助。在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阶段,我先后师从于彭建兵、宫同伦、胡广韬三位恩师。彭老师是我上大学求学的第一位恩师,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就有幸得到他的帮助。我依然清晰记得,1979年9月12日西安瓢泼大雨的那个下午,彭老师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站在地勘楼迎新队伍的前面,热情地帮我拿行李。他既是我大学期间的首任班主任老师,又是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真正意义上的副导师。他对我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让我受益终生,在我每一个人生和事业转折的关键节点,他都给予了不可或缺的帮助。宫老师是我硕士阶段的恩师,他引领我进入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大门,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构造地质学基础,使我顺利跨入工程地质学的研究领域。胡老师是我博士阶段的恩师,也是我学术生涯真正开始的领路人和教导者,他引领我跨入滑坡动力学这个地质灾害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作为国内工程地质学领域的一代开山祖师,他倡导了“滑坡动力学”这一门工程地质分支学科。1995年,他在《滑坡动力学》一书中,提出、阐述、论证的有关滑坡动力学的二十余项关键性理论、观点和问题影响深远,成为后来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学术思想出发点和基础;时至今日,在国内外发表的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文献中,他的学说得到后人的广泛认可和进一步发展。胡广韬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四年多时间,但他的音容笑貌却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滑坡动力学理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对长安大学工程地质学科的巨大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李永军教授:我于1979年进入西安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学习,那时的我们怀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雄心,迫切在学有所成之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从学校毕业后到生产单位工作,再回到学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后成为长安大学教授,40余年的地质工作经历,母校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母校的辉煌!以前的地质工作者很苦,早上从驻地出发,往往太阳下山之后才“满载而归”,回来的时候肩上是风,风上是闪耀的星空,漫天星光沿途散播,长路尽头有灯火,这种浪漫的感觉恐怕只有经历过才能切身体会。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母校提供的学习平台,我也将继续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马行千里,不洗尘沙,相信母校一定能以七十周年华诞为契机,翻开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张健教授:1980年9月,我从新疆塔里木的兵团农场经历8天的汽车、火车转换颠簸,终于来到神往已久的大城市西安。由于路途耽搁,我报到时,学校的新生大会已经结束,但赶上了当晚学校在西影礼堂迎接新生的电影晚会。电影散场后,由于不认识路,也找不见才结识的几位舍友,我竟然不知学校在哪个方向,一路摸索,总算回到还不熟悉的宿舍。不一会,几位舍友也陆续回来,原来他们也不熟悉回校的路。到校第一周,我就报名参加了校乐队并担任小提琴手,不久被选入班委,担任文艺委员。周末组织全班同学唱歌,教唱校园歌曲《踏浪》,由于我的新疆口音,结果同学们听成了“螳螂”,第二天周日,全班28人一起到兴庆公园游玩,兴高采烈地高唱“螳螂”,全然不理会路人的诧异目光。母校生活总是让人终身难忘!

     裴先治教授:回顾进入长安大学学习与从事地质工作40多年的经历,感慨万千,没有哪一年空缺过出野外的经历。从风华正茂的地质小伙一转眼成了老地质工作者,从跟随老教授学习工作到如今自己已有了十余人的科研团队,一路走来,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与爱护、团队成员的努力与奋斗!40多年来,我和我的科研团队利用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基本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上过青藏高原,去过台湾中央山脉,工作足迹遍布东秦岭、西秦岭、祁连山、东昆仑、西昆仑、天山、北山等地区。雁塔校区(原西安地质学院)即见证了青春岁月的足迹,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我们共同魂牵梦萦的地方。

     申萍研究员:1983年9月,我来到美丽的西安地质学院,就读于矿产资源勘查专业,有幸结识了同年级4个班127位矿产资源勘查专业的同学。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受益终身。我们4个班有19名女同学,记得刚入校时,冬天没有暖气,母校的阅览室在一间平房里,老师每天很早就来到阅览室生炉子,供大家取暖,在寒冷的冬季,阅览室是我们女生们常去的温馨之地;两年后,母校建起了图书馆,二层是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我们女同学们很珍惜这样的学习环境,相约去阅览室,学习到图书馆闭馆之后才回到宿舍。母校生活终身难忘!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和工作期间,我遇到了很多西安地质学院毕业的校友,有孟庆任、肖举乐、张连昌、汤艳杰、张晓晖、薛国强、田小波等,我们继承母校优良传统,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追求卓越!

     蔚远江高工:我1983年本科入校攻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同学们在李侠老师带领下拜望张伯声先生时,八十高龄的张先生对“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精辟解读和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毕业后,同学们分布在地质找矿、油气勘查、黄金、水文、物探等各行各业。毕业二十年相聚长安,同班才子张志斌同学曾题写七律一首,诗曰“一朝宴罢各西东,醉卧常闻雁塔钟。昨夜野炊烹汉渭,明晨煮酒饮辽蒙。金沙江岸觅金脉,玉树山头寻玉踪。相聚忙夸得意事,别愁早在九霄中。”如今我们人过中年、超逾半百,陪伴学子们成长成熟,母校也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追忆母校深情、同学友谊,难以忘怀曾经的温馨往事,感谢母校及各位老师们的辛勤培育!

     薛国强研究员:1985年9月16日是一个下雨天,那天新生入学,从小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在父亲的陪伴下从山西运城来到古城西安。头一次坐火车的我,以为火车跟汽车一样也没有厕所,尿急着憋了一路,也没吭声问父亲(从小到大,我有困难从不找家长),还好只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唉,难熬的第一次火车之旅!父亲把我送到宿舍安顿好后就要返回老家,由于我不认识校园里的路,更不熟悉校园外车水马龙的世界,我就把父亲送到宿舍门口,傻乎乎地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多年来总会为自己当年的幼稚和无知感到自责,也以此文表达对父亲的歉意。入学后,由于水土不服,我晚上“肚子疼”难以入睡,同宿舍的伙伴们很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一遍一遍给他们说老家话“我‘兔逗ten’,‘兔逗ten’”,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到底哪里不舒服。此后的四年里,“兔逗ten”成为我们宿舍七个人的热词。还记得进入校门第一眼看到的标语是“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当时感觉“工程师”这三个字很陌生;1989年7月22日,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一个煤田勘探单位进行野外工作,开始感觉这三个字很熟悉;1999年9月,我又考入母校攻读硕士学位,成为“二次回炉”的幸运儿,又一次沐浴母校的阳光,此时感觉这三个字很神圣。在母校六十年校庆的时候,我决定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以个人名义在地测学院发起“勤奋奖助金”,助力那些优秀的母校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随后,我担任了长安大学地球物理场多参数综合模拟实验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论我做什么工作,身在何方,心里都有一首谱写给母校的赞歌!

     潘彤教授级高工:我们单位有许多长安大学杰出校友。从他们取得的成绩来看,学校紧密与西北地质环境相结合,办学特色突出,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到工作岗位能极快进入角色,工作业绩显著!期待以后能与长安大学有更多合作,携手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翁爱华教授:1989年金秋,我从安徽农村带着木制的行李箱,坐汽车倒火车来到西安地质学院,图书馆大厅里的新生报道开启了我四年的求学生活。图书馆厚大的枣红色阅读书桌,物探楼阶梯教室明亮的灯光,422教室老师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循循善诱的课堂,混合着蔬菜和肥肉香味的特有钢丝面食堂,还有89211班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母校是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更是我心中的牵挂!

     王义天研究员:我1987~1991年在西安地质学院攻读地质矿产与勘查专业学士学位,母校朴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风令人如沐春风,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地质专业基础,并在野外地质工作环节上得到了系统训练。大学毕业在地勘单位工作两年之后,我又于1993~1996年回到母校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师从博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胡正国教授,正是胡老师的谆谆教诲带我走上了地质科研之路并受益终身!如今回首,一切历历在目!真诚感谢母校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所给予的关爱、知识和力量!

     王瑞廷教授级高工:三十年前,因为高中同学在西安地质学院上大学的缘故,我当时就有幸参观了美丽的长安大学校园,而我真正与长安大学结缘是自师从汤中立院士开始的。1999年,我考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汤先生和赫英教授是我的导师,研究方向是铜镍硫化物矿床。读博期间,从去金川镍矿野外调查开始,到查找文献资料、修改论文,再到毕业答辩,我得到了汤先生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受益匪浅,终身难忘,能师从先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2001年前后,先生到长安大学任教,我也因此与长安大学正式结下不解之缘。我任职的单位与长安大学几乎仅一墙之隔,合作交流甚多,比如学生实习、专业技术培训、研究生毕业答辩等等不一而足,后来我还有幸受聘为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正式成为长安大学“编外人员”。进入新世纪,学校变化日新月异,学科发展欣欣向荣,让人特感高兴!

     牛富俊研究员:我1992年本科于西安地质学院,1995年硕士还是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1998年博士依然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毕业时已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在母校10余年的求学情景历历在目,仿佛感觉时光可以倒流。博士毕业后,我入职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所2000年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再次合并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工作单位和母校一样,顺应时代需求经历了两次改革、更名。我20余年的科研历程、每项重大科研项目都和母校师生有着紧密合作,维持着求学时、科研中追求的初心和浓浓的长大师生情!

      卢全中教授:我是土生土长的长大人,自1990年9月进入西安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学习以来,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了母校由西安地质学院到西安工程学院,再到长安大学的重要发展历程,见证了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曾有幸在班级担任临时班长、学习委员,以及在地质工程系兼任实验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务,所在集体多次荣获学校标杆宿舍、优秀团支部、先进班级和先进系所。个人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母校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特别是赵法锁、杜东菊、彭建兵等导师的谆谆教诲。母校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以及对长大校训“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传承。

       郑文俊教授:1993年,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在火车上站了两天一夜,带着那么一点点第一次“坐”火车的兴奋和第一次到大城市的美好憧憬,迷迷瞪瞪中来到了西安,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记得开学第二天,同宿舍几位同学尝试着走出校门去看看,但只从教科书上知道斑马线和红绿灯的我们,硬是停留在了育才路口的十字路中心,看着堵在我们周围的车辆不知所措。现在每每去西安出差,只要到了育才路口就会想起那一幕,仿佛还是昨天。大学四年是我人生转折的四年,让我认识了地学,熟悉了地学,也爱上了地学!雁塔校园的一草一木,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喜怒哀乐,至今还记忆犹新! 忆往昔,地质楼前闻雁塔鸟鸣;看今朝,校训石旁听渭水潺音!

     汤艳杰研究员:回首在母校的七年岁月,我深感幸运!在这里,我汲取到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幸结识到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收获了真挚的情谊!在这里,我更有幸见证母校的蓬勃发展!1996年本科期间,母校由西安地质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2000年硕士期间,母校又成为长安大学的一份子。特别让我深感荣幸的是,我的本科毕业证和硕士毕业证分别盖有西安工程学院和长安大学的红章。时光荏苒,往事历历在目!回想大学野外实习,同学们用铝饭盒装着馒头和咸菜,跟随带队老师漫山遍野踏勘;乘坐卡车参观金堆城钼矿,认识黄土地貌,领略窑洞风情。记得曹军骥学长曾带领我们五人小团队风餐露宿地在柞水银洞子矿附近采集化探样品,虽然辛苦但其乐融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我仍然清晰记得98级研究生文丽敏同学、刘秀花同学提供的无私帮助,更记得导师刘建朝研究员、贾建业教授的谆谆教诲。在王旭光同学的帮助下,我学会利用地学必备的CorelDraw软件作图,受益至今。在贾建业教授的推荐下,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我非常有幸结识了和蔼可亲的何宏平老师、许继峰老师和赵法锁老师。在导师谢先德院士、周新华老师和张连昌老师的热心引荐下,我有幸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跟随张宏福老师做博士后。正如翟明国院士所述,在京有众多优秀校友:孟庆任、肖举乐、张连昌、申萍、薛国强、张晓晖、张艳斌、田小波、祁生文、万博、常中华、李守定、唐冬梅、周艳艳、孙伟家、蔡书慧、王涛、王晓霞、胡健民、薛春纪、李厚民、徐柏青、丰成友、闫臻、于福生、张栓宏、童英等,还有新近来京工作的曹军骥学长,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也要感谢李荣西、杨兴科等多位老师为我提供结识更多优秀校友的机会!母校改变了我作为平凡农村孩子的命运,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拜谢师恩!

     李彦鹏教授:犹记2005年西学归国入职长大以来,曾偏安于城南一隅的明德门,常奔波在欢声笑语的摆渡车,也疾走过光影细碎的育才路,还徘徊过槐蕊初绽的雁博园,更采样过风雪交加的水工楼,与学校一道经历风雨终见“双一流”彩虹,幸甚至哉!值此七十华诞,赋诗以贺之。
                                        《七秩长大·七律》
                               七十光阴弹指间,砥砺前行沐春风。
                               三校合并谱新篇,两地办学谋长功。
                               名师荟萃交地环,高徒芬芳水路空。
                               长大一鸣从此始,直上青云跨彩虹。

     胡志平教授:1993年9月,我从潇湘小山村来到久负盛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母校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塑造了我的人生观,磨练了我的韧性毅力。1998年到2001年,我有幸拜到赵法锁老师门下攻读硕士学位,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先为人”的准则,使我受益终生。2004年8月,我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有幸见证了母校的蓬勃发展,也再次得到母校的培养和许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彭建兵院士、门玉明教授、范文教授、钱会教授和李同录教授等对我的工程科学思维和科研工作能力的提高影响深远!回首近三十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深深感受到是伟大的母校改变了来自偏远山村的我,深刻认识到知识、思维和毅力的珍贵,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拜谢师恩!母校深情似海,同学友谊难忘!

     童英研究员:1994年9月,从没见过真羊的我来到了以羊肉泡馍而闻名的古城西安,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伴随着学院的评估、改名以及毕业季的支边,四年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母校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记忆!地质布,翻毛皮鞋,豆腐块被子,油泼棍棍面,地学楼的大课,电信楼的286,应化楼的检波器,大雁塔旁的水准仪,图书馆的弗洛伊德,华山脚下的八一杠,延安的支教,骊山的“砾石”,宜阳的剖面,红柳河的烈日与蚂蚱,博学多才、和蔼可亲的老师们,还有性格鲜明可爱的同学们,一桩桩事,一个个人,总在大脑中萦绕,如在昨日!离校几十年,即使生活有太多的变动,搬了几十次家,那块地质布永远带在身边。

     尹小涛副研究员:1994年,我通过高考统招来到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进入心心念念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时,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对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对我这样一个农村出来、吃惯苦的孩子一点都不会觉得苦,而且学校还有丰厚的奖学金和补助,确保我们衣食无忧,专心学习。当时的水工系算是学校的重要学科,事实也证明水工系确实不凡,先有李佩成院士,后有彭建兵院士。能在这里度过四年本科时光,是我人生之大幸!想念494311班、494312班和494321班的兄弟姐妹们,想念班主任范文老师,想念带毕业设计的李同录老师,想念教我们高深有限元的李萍老师和王文科老师……谢谢你们的陪伴和教诲!母校的繁荣昌盛,我们与有荣焉!

     卫新东副教授: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前夕,我来到长安大学工作、学习,并于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我国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母校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我和我的学生正以中国新时代大学精神为动力,不断地创新发展,用我们的努力为母校争创“双一流”添砖加瓦,期待母校再创辉煌!

     杨高学教授:七十个春夏秋冬,培育桃李满园;七十载风雨兼程,造就无数栋梁;是您开启了我的地学之门,是您培养了我的地学思维,是您赋予了我前进的动力!忆往昔,伯声像旁,雁博园前,育才路边,母校的一草一花,同学的一言一行,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地质楼的教室紧挨着成片柿子树,上课时同学们总要讨论窗外的柿子多么香甜,有天晚上和同学好不容易摘了几个回来,特意放被窝珍藏了好些天,拿出来时却已经坏了,最终还是没有尝到是涩是甜,但是现在每每路过那里,心里总是甜甜的。冬天的早上,总是想赖床不想上课,但是有个妈妈般的阿姨不会让你如愿以偿。无论你是谁,只要发现上课期间还在床上,直接把被子掀掉,督促你上课,大家都“怕”她了,慢慢习惯了,反倒很尊重她,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在《地球科学概论》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莱伊尔的“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著名原理,同时简要讲解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构造学派发展及成就。但是没有人作笔记,老师便说:“你们的脑袋都能记住?都能掌握?但我还是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大家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我记住了老师的话,并坚持了下来,受益终生。饮水思源,作为母校的一员,我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也将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下半辈子!回顾过去,我无比幸运;展望未来,我信心十足!相信母校的七十周年华诞将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开拓创新的新起点!

     张洪瑞研究员:二十年前,我踏上开往西安的火车,从火车站出来一直往南步行,来到长安大学雁塔校区。这里没有雁塔路上的车水马龙,却处处鸟语花香;这里没有赛格电脑城的喧嚣吵闹,却有宁静致远。这里时光缓缓流淌,可以沉下心来好好读书。离开西安已经十余年了,每当春暖花开时,我都会想起地科楼前面的那株紫玉兰应该盛开了吧!

     瞿伟教授: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青春如歌;年华流转,不变的是您永驻的学者心;岁月如流,永恒的是您铸造的师者魂!2001年8月,我从一个毗邻边境仅仅二十多公里的新疆边陲小镇吉木乃,拖着沉重行李箱,带着当时全县唯一一个高三理科班考取疆外重点大学的应届生“光环”,经历了短途汽车、长途大巴、绿皮火车近四天四夜的时间辗转来到了母校。至今还清晰记得2001年8月25日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和父母一起站在雁塔校区东门口敲击传达室窗户请求开门的场景,当走进长安大学的一刹那,心中是莫名的感动,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也是那么的让人憧憬!当偶然听到周围有人抱怨学校操场地面灰尘太大时,我淡然一笑,心中却已开始遐想自己驰骋沙场的英姿!当偶然听到周围有人抱怨教室设施不够现代化时,我会心一笑,心中却已开始憧憬自己坐在明亮教室里沐浴着师恩的教诲!当偶然听到周围有同学抱怨专业的辛苦而选择离开时,我微微一笑,心中却已开始期待若干年后自己的学业有成!对于母校,我内心只有感恩,感恩母校给予了我与我心中“女神”一场如此美妙的相遇!这一场相遇从大学到工作至今已有约二十年时间。时至今日,也难忘开学典礼时,1号食堂大礼堂墙壁上的红色醒目大字“今天我以长安大学为荣,明天长安大学以我为傲”,这时刻激励着我努力学习的热血。到现在一路在专业上的坚持以及与母校七千多个日夜的相守,“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母校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融入我的心灵,亦融入我的灵魂!

     杨成生教授:2001年,我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了长安大学,并如愿以偿来到文明古都西安。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我用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办完了入学手续,从此长安大学便成了我的家。记忆深刻的是2002年夏天,中国队第一次进入足球世界杯,每天晚上宿管阿姨极配合地早早将电视机搬到宿舍楼前,黑压压的一群人搬着凳子围在电视前为中国队加油。校园里欢呼声、呐喊声、长吁短叹声,如音律一致的擂鼓在空中回荡。头脑灵光的舍友还包场了报告厅,我负责卖门票,最终的收益只够我们八个舍友一次欢快的聚餐。本科毕业后,我继续在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在母校怀里一待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里,陪伴着母校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有幸目睹了母校的发展与辉煌。春风绿树,桃李满枝!

     季灵运研究员:七十载春华秋实,风雨兼程;七十载开拓进取,沧桑砥砺!清晰地记得,2000年9月6日的清晨,经过两天汽车、火车的辗转,我从东北一个小乡村到达了古都西安,开启了我七年的长安大学求学生涯。七年的求学经历,让我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少年蜕变成一名学有所成的青年。工作十几年来,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长大人,始终将母校校训“弘毅、明德、笃学、创新”融入工作和生活,深入灵魂!母校的生活让人终生难忘,食堂悬挂的“今天我以长安大学为荣,明天长安大学以我为荣”标语,已成为我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泉,深入骨髓!张伯声先生的塑像挺立在图书馆前,为我指明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忘不了阶梯教室里,恩师授课的神采飞扬;忘不了测图实习时,恩师的辛勤汗水;忘不了科学研究中,恩师的指点迷津;忘不了日常生活里,恩师的谆谆教诲!母校给予的一切,让我受益终身!

     高永宝正高工:2001年8月,我满载父母的期待,踌躇满志从海滨城市大连千里迢迢来到古都西安开启人生蜕变的征程,从此与长安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这一次远门打开了我生命的一扇窗,铺就了我成长进步最坚实的一段路!窗外时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我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在长安大学度过,这“缘”一结就是十年,人生最宝贵的十年!十年的青葱岁月、难忘时光,有书生意气、豪情万丈;十年的孜孜以求、奋斗磨砺,有纯真自信、苦闷彷徨……这十年经历刻骨铭心,直至现在还经常在我梦里倔强的闪现、愈久弥香!我今天的成长,都与母校的培养、教诲与惠泽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感恩我的母校——长安大学!春华秋实七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师恩教诲永不忘!

     陈虹副研究员:回想二十年前的春天,我还是一名大一学生,恰逢母校五十周年校庆,学校给每位学生发放了一天的餐券。那天是我在学校食堂吃得最丰盛的一天,每顿都有鱼有肉,而且还有最爱的饮料。当天,我们男同学跑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收集了好多好多的饮料瓶,卖钱后又饱餐了好几顿,哈哈……虽然离开母校已经十余年,印象中最深的还是西安高校中最热的暖气、两元一次随便洗的澡堂、随便喝的开水、每周末的露天电影、“非典”期间的夜光操场,还有宿管阿姨那句“小子们!刮风啦!要下雨啦!快收衣服啦!”……这些点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母校的温暖和包容!在母校的学习和生活陪伴我们完成了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蜕变,也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感恩。“今天我以长安大学为荣,明天长安大学以我为傲”,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爱的播撒和回馈!

     黄观文教授:
                                       《长安大学,我想对您说》
                                    我们,以祖国花朵模样
                                    轻轻地依次来到您身旁
                                    天真幼稚地享受着您的爱和表扬
                                    忽视着您的付出和培养
                                    受伤了,您轻轻张开庇护的翅膀
                                    讲述着天道酬勤的主张
                                    犯错了,您谆谆教诲如海的胸膛
                                    传授着对待挫折的良方
                                    打击了,您永远支撑我们的坚强
                                    付出着远高于师的善良
                                    是的,我们明白
                                    在您心里,我们如您的孩子一样
                                    今天,我们想告诉您
                                    我们心里,您与我们的母亲一样
                                    我们中
                                    并不都是最优秀的榜样
                                    但,对您的爱和祝福如大海一样
                                    满满的,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房
                                    这一天起,每一个人
                                    多了一个湾港,这就是长大的力量!

     范涛副研究员:2001年9月到2008年6月,我在母校度过了七年的求学时光。刚入学的时候,罗马广场还是食堂,八号学生公寓还没竣工,运动操场全是泥地,军训时经常一阵风刮过就卷起一片沙尘;之后短短几年时间,母校就迎来了高速发展,渭水校区基本建成,交通科技大厦、地学科技大厦也都拔地而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回想起曾经那个“土土”的校园和无忧无虑、一起学习进步的同学,总让人想穿越回去再次感受那份善良与纯真、真诚与热情!

     凤永刚副教授:二十载光阴转瞬即逝,但大学初入母校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母校求学的四年光阴是我人生路上一段重要而美丽的风景!大学生活时而热闹,时而静谧。热闹的是宿舍里的把酒言欢、操场上的挥汗如雨;静谧的是图书馆中的博览群书、自习室里的伏案苦读。在这热闹而静谧的大学校园里,我逐步走入地学殿堂,在地质力学、波浪镶嵌构造等学说中领略地学大师们的家国情怀。本科毕业后,我从雁塔迈进燕园求学,再辗转于加拿大南部边陲小城和沐浴北极光的黄刀市开展地质研究。我一直深深感受到在母校所学的知识、技能让我受益终生,母校“弘毅明德,笃学创新”之精神深种我心!

     邱世灿副教授:2016年我从中科大毕业来校工作,至今已有五年时间。五年来,学校各位前辈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很大关怀,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特为长安大学写了一首小词,表达对长安大学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菩萨蛮·贺长大七十华诞》
           梨杏迎风,巍巍立古城。鸿雁自远翔,尽长安,山明水秀。
           一片丹心,春秋任风雨,志依旧。城墙古。冰心存玉壶。
           灯火荧荧,沧沧令海平。桃李已成荫,秦岭木,郁郁葱葱。
           七十华诞,天下共此情,念长亭。古道外。长安独月明。

     陈有炘副教授:翠柳映湖畔,金叶饰长安;风雨七十载,岁岁有新颜!2702050131、2009127049、2012027008是我在长安大学的学号,记录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十个春夏与秋冬,回忆定格在修远湖畔、逸夫图书馆、柿园的林荫小道、雁博园前的罗马广场,见过银装素裹的渭水校区,品过树慧园美味的夜宵,走过别具一格的长大彩虹桥,看过记录地球沧海桑田的岩石标本,内心深处时时怀念的还是言传身教的老师、同窗相伴的同学以及共同书写的青春岁月!2007年开始,跟随着恩师的脚步,感受过喜马拉雅山的雄壮,目睹过昆仑山的巍峨,经历过天山的七月飞雪,欣赏过秦岭山脉的四季美景,将脚印留在山川秀美的中国西部;汲取着母校给予前进动力,聆听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时刻谨记“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十年磨炼,我从课桌前一步步走上三尺讲台,如今成为母校的一员,感恩母校这片沃土,让我茁壮成长,感恩母校的广阔平台,让我坚持科研梦想!

     荆德龙工程师:在校期间,有幸本科阶段就能得到姜常义、魏刚锋、苏春乾、裴先治等资深教授的授业解惑,更有汤中立院士的慷慨激励,让后辈有勇气叩开地球科学之门,为将来立志地质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姜常义教授,以身作则,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一直引导和激励我;还有汪帮耀、夏明哲、夏昭德老师,你们既是师兄也是导师,更是最好的朋友和最亲的亲人,感谢你们一路的照顾。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更加体会到母校的伟大。七十载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了千万人才,桃李满天下!作为学弟的我,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前辈学长、学姐的亲切鼓励,这里要尤其感谢滕家欣、石福品等学长在野外工作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我以作为一名长安大学学子而倍感自豪,也将以前辈学长、学姐为榜样,继续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