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换新副教授为《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名二十周年纪念专辑赐稿(第十二篇)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3-02-24  浏览次数:762次
【字体: 字体颜色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宋换新副教授将在2023年出版的《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名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表题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的论文,以示祝贺!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其中下古生界海相地层页岩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不断取得突破,目前蜀南和川东区块已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近年来,以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主的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勘探逐渐受到重视。在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太原组和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上二叠统大隆组—龙潭组多口探井显示良好的含气性,展现出一定的勘探开发前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是盆地古生界常规天然气藏的主要气源岩层系,同时也是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层系。宋换新副教授在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代表性剖面和重点探井的系统观测和采样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本溪组“缓慢沉降、陆源供给、封闭保存”的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晋祠段和畔沟段,以黏土质泥页岩为主,含少量硅质泥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本溪期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区域内成煤植物繁盛,沉积水体有机质供应充足;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缓慢沉降的海侵背景下,障壁岛-瀉湖-浅海泥质陆棚体系在水体底层形成较高盐度的缺氧还原性水体,为沉积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了良好场所。


      宋换新,男,1980年10月生,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09-2003.06在江汉石油学院攻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3.09-2006.06在长江大学攻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14.09-2019.06在长江大学攻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他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地球化学、油气成藏与分布及非常规油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属任务1项,国家水合物专项下属任务2项,以及各油田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Organic Geochemistry》《石油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地球科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SCI/EI等收录5篇。


宋换新副教授论文中国知网网络首发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30222.1128.002.html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预出版网址:http://jese.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