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渊研究员:镁铁—超镁铁质岩与花岗岩-伟晶岩“小岩体成大矿”对比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1555次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李文渊研究员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5期出版的庆贺汤中立院士从事地质工作七十周年专辑发表题为“镁铁—超镁铁质岩与花岗岩-伟晶岩“小岩体成大矿”对比——以昆仑成矿带夏日哈木和大红柳滩超大型矿床为例”的论文。
夏日哈木矿床和大红柳滩矿床是分布在我国昆仑成矿带上的两个超大型矿床,分别形成于早泥盆世(411Ma)古特提斯构造裂解环境和晚三叠世(204~202Ma)古特提斯构造闭合碰撞背景。前者是与幔源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镍钴硫化物矿床,后者是与壳源花岗岩-伟晶岩系统有关的高度岩浆分异演化的花岗岩-伟晶岩型锂铍稀有金属矿床,较小的岩浆岩和伟晶岩脉内蕴藏大规模的金属元素矿体,“小岩体成大矿”是两个矿床的共同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夏日哈木矿床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经深部熔离和岩浆分异作用上侵-贯入而成,大红柳滩矿床则是含泥质岩层地壳由于深部加热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形成的含矿伟晶岩侵位所致,大规模的岩浆是关键。地幔橄榄石、辉石中的Ni、Co等元素即使全部溶解进入岩浆,仅依靠结晶分异也不可能造就Ni、Co等元素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集,只有在橄榄石、辉石结晶前发生大规模的硫化物液相-硅酸盐熔体之间的不混溶(熔离)作用,才可使本来有限的Ni、Co大量聚集在硫化物液相中而形成巨大富集;而上地壳的泥质岩熔融实验表明,即使全部熔融也仅有(100~200)×10-6的Li集中,只有大规模的泥质地壳岩层熔融形成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才可能使有限的Li、Be在岩浆高度分异演化过程中聚集在高温热液流体端元,最终得以超常富集。由此可见,大规模的岩浆是两类矿床形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的先决条件,而后成矿元素必须集中于有限特殊物性的较小体积里。有限体积的超常富集是以更多岩浆中金属元素的贫化或亏损为前提的。因此,“小岩体成大矿”是重大突变地质事件的产物,只有重大地质事件使壳-幔物质交换造就大规模岩浆作用,并经历非平衡的极端地质作用,才可能使较小的岩体蕴藏巨大的金属矿产富集。以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点为依据提出的“小岩体成大矿”理论认识,与酸性岩浆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与找矿研究中亦不断得到了证实。尽管其成矿作用有所不同,但所蕴含的科学范式则有共同之处。通过表层结构的对比,挖掘其深层结构普遍原理,可以丰富“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内涵。
李文渊,男,1962年生,甘肃武威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理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普查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长安大学(西安地质学院)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北大学岩石矿物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研究工作。1983年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工作,从事区调、矿产工作,曾任项目负责、队总工办生产管理组组长;1996年任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地矿科技处副处长;1998年调任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科研开发处副处长;2000年任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调部(科技处)主任(处长);2002年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2010-2019年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任(所长)、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主任,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陕西省岩石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编委。长期致力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着力于西北地区和境外中亚及邻区金属矿产区域成矿与找矿潜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2006年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21年荣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奖(野外奖)。
李文渊研究员论文出版网址:http://jese.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5003
夏日哈木矿床和大红柳滩矿床是分布在我国昆仑成矿带上的两个超大型矿床,分别形成于早泥盆世(411Ma)古特提斯构造裂解环境和晚三叠世(204~202Ma)古特提斯构造闭合碰撞背景。前者是与幔源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镍钴硫化物矿床,后者是与壳源花岗岩-伟晶岩系统有关的高度岩浆分异演化的花岗岩-伟晶岩型锂铍稀有金属矿床,较小的岩浆岩和伟晶岩脉内蕴藏大规模的金属元素矿体,“小岩体成大矿”是两个矿床的共同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夏日哈木矿床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经深部熔离和岩浆分异作用上侵-贯入而成,大红柳滩矿床则是含泥质岩层地壳由于深部加热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形成的含矿伟晶岩侵位所致,大规模的岩浆是关键。地幔橄榄石、辉石中的Ni、Co等元素即使全部溶解进入岩浆,仅依靠结晶分异也不可能造就Ni、Co等元素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集,只有在橄榄石、辉石结晶前发生大规模的硫化物液相-硅酸盐熔体之间的不混溶(熔离)作用,才可使本来有限的Ni、Co大量聚集在硫化物液相中而形成巨大富集;而上地壳的泥质岩熔融实验表明,即使全部熔融也仅有(100~200)×10-6的Li集中,只有大规模的泥质地壳岩层熔融形成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才可能使有限的Li、Be在岩浆高度分异演化过程中聚集在高温热液流体端元,最终得以超常富集。由此可见,大规模的岩浆是两类矿床形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的先决条件,而后成矿元素必须集中于有限特殊物性的较小体积里。有限体积的超常富集是以更多岩浆中金属元素的贫化或亏损为前提的。因此,“小岩体成大矿”是重大突变地质事件的产物,只有重大地质事件使壳-幔物质交换造就大规模岩浆作用,并经历非平衡的极端地质作用,才可能使较小的岩体蕴藏巨大的金属矿产富集。以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点为依据提出的“小岩体成大矿”理论认识,与酸性岩浆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与找矿研究中亦不断得到了证实。尽管其成矿作用有所不同,但所蕴含的科学范式则有共同之处。通过表层结构的对比,挖掘其深层结构普遍原理,可以丰富“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内涵。
李文渊,男,1962年生,甘肃武威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理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普查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长安大学(西安地质学院)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北大学岩石矿物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研究工作。1983年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工作,从事区调、矿产工作,曾任项目负责、队总工办生产管理组组长;1996年任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地矿科技处副处长;1998年调任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科研开发处副处长;2000年任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调部(科技处)主任(处长);2002年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2010-2019年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任(所长)、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主任,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陕西省岩石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编委。长期致力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着力于西北地区和境外中亚及邻区金属矿产区域成矿与找矿潜力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2006年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21年荣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奖(野外奖)。
李文渊研究员论文出版网址:http://jese.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