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古贤研究员:胶东金矿成矿花岗岩——“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启示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568次
【字体: 字体颜色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吕古贤研究员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5期出版的庆贺汤中立院士从事地质工作七十周年专辑发表题为“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与实践”的论文。
      胶东金矿集中区金成矿与中—酸性花岗岩类密切相关。剪切相的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60~153 Ma)是面积达3 500 km2的大规模岩基;引张相的滦家河型等粒粗粒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54~152 Ma)侵位于玲珑型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内,单个岩体面积为100 km2至数百平方千米。但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挤压相的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31~126 Ma),多数呈岩株状出露(面积为2~90 km2),超大型金矿床往往发育于距其5 km范围内。但是,当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岩体规模很大(如蓬莱地区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面积为270 km2)时,则与金成矿几乎无关。胶东中—酸性花岗岩“小岩体成大矿”的新认识对于中—酸性岩浆相关热液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和预测勘查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受限于相关资料缺乏广泛研究,其形成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吕古贤,1949年生,男,吉林通化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理学博士。1969-1973年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四团。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测量及矿产普查专业,1982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矿田构造硕士学位,1988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89年获地质力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开始地质力学研究所矿田研究室室主任和博士生指导导师,2008年始,受聘为长安大学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2009年长安大学专为吕古贤教授成立“构造物理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区域成矿、构造成岩成矿理论和矿产预测研究,在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地质构造和成矿预测实地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构造物理化学”这一新的地学理论认识以及“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附加物理化学参量”和“成岩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等观点,在金矿床研究和生产中得到了初步验证和证实。“危机矿山资源潜力战略调查与评价”成果应用于“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的编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吕古贤负责完成二十多项国家、部委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其成果获国家奖1次;省部门奖9项,其中第一获奖人的6项;地洼学说二等奖1项。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引用105次,CA收录14篇,CSCD收录44篇,引用347次;出版著作6本;组织完成5期学术论文专集。

吕古贤研究员论文出版网址:http://jese.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