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教授探讨了塔北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裂缝的充填特征及其有效性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19-01-25  浏览次数:3662次
【字体: 字体颜色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彭军教授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9年第1期发表题为“塔北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裂缝充填特征与有效性”的论文。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具有年代老、埋深大、成岩作用强烈的特征,原生孔隙几乎被破坏殆尽,有效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储层优劣的关键因素。根据岩芯描述、薄片鉴定、FMI成像测井、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研究手段,彭军教授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简称“塔北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的裂缝充填特征及有效性分析。塔北地区整体裂缝发育,天山南地区与塔河地区裂缝在产状、线密度、形态以及充填特征上存在差异。天山南地区裂缝线密度与有效性均低于塔河地区,充填矿物主要为自形白云石与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石膏与黄铁矿。充填白云石分为3期,对应的温度区间分别为70 ℃~90 ℃、90 ℃~110 ℃及110 ℃以上,均为地层内的成岩流体成因;充填石英分两期,第一期为黏土矿物转化蚀变形成,第二期可能为热液成因。塔河地区裂缝线密度高,有效性较好,溶蚀作用发育,是有利的勘探地区,其充填物以热液矿物组合形式出现,主要为方解石,其次为石膏、鞍状白云石、黏土矿物、沥青等,重晶石以交代白云石的形式出现。充填方解石分为4期,对应的温度区间分别为70 ℃~100 ℃、100 ℃~130 ℃、130 ℃~180 ℃及180 ℃以上,前3期充填为不同埋深时期地层内成岩流体成因,最后一期充填为自下部运移而来的高温热液流体成因。


      彭军,男,1968年生,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6月获得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沉积学(含古地理学)硕士,1999年12月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已负责、主研和参加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部级攻关、部级定向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横向科研协作项目72项,公开发表100多篇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论文和多篇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彭军教授在热水沉积作用与硅质岩成因、油气储层沉积微相分析、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致密储层成因机理及评价、细粒沉积物旋回地层学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取得了部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