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教授祝福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1560次
长安大学李永军教授将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年“纪念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专辑”发表题为“伊宁地块构造单元划分之新见”的论文,庆祝长安大学七十周年华诞。李永军教授在致谢中回忆了在长安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母校提供的学习平台,并祝愿母校砥砺前行,再创辉煌成果!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李永军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团队获得的一系列最新成果,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并重建了伊宁地块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断裂为界,伊宁地块可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带,两者在基底建造、岩浆岩的组成与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不同。其中,南构造带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推测海沟位于岛弧带之南(那拉提南缘断裂附近);北构造带由早石炭世中晚期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和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扇三角洲构成。在重新梳理并详细总结伊宁地块的最新划分依据及方案基础上,首次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1)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南构造带初始弧-盆构造体系形成;(2)早石炭世中晚期,北构造带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形成并增生;(3)早—晚石炭世,初始的南构造带与增生的北构造带拼贴缝合,完成地块拼贴与增生,最终形成统一的伊宁地块。
李永军教授,男,1961年7月生,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评审和业务培训专家,陕西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家评审认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火山灾害防御学会理事。1979~1983年,在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1995年在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2005年在长安大学攻读地球探测信息专业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外顶尖地学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30多篇,SCI论文40多篇,出版教材4部,专著2部。李永军教授在西秦岭造山带、扬子地块西北缘、柴达木盆地、中天山造山带、准噶尔盆缘等西北地区重要构造-成矿区带的区域构造与成矿、造山带地质、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岩石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果,获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多项,为我国西部造山带研究和地质找矿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永军教授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10316.0831.001.html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李永军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团队获得的一系列最新成果,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并重建了伊宁地块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断裂为界,伊宁地块可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带,两者在基底建造、岩浆岩的组成与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不同。其中,南构造带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推测海沟位于岛弧带之南(那拉提南缘断裂附近);北构造带由早石炭世中晚期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和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扇三角洲构成。在重新梳理并详细总结伊宁地块的最新划分依据及方案基础上,首次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1)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南构造带初始弧-盆构造体系形成;(2)早石炭世中晚期,北构造带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形成并增生;(3)早—晚石炭世,初始的南构造带与增生的北构造带拼贴缝合,完成地块拼贴与增生,最终形成统一的伊宁地块。
李永军教授,男,1961年7月生,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评审和业务培训专家,陕西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家评审认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火山灾害防御学会理事。1979~1983年,在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1995年在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攻读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2005年在长安大学攻读地球探测信息专业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外顶尖地学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30多篇,SCI论文40多篇,出版教材4部,专著2部。李永军教授在西秦岭造山带、扬子地块西北缘、柴达木盆地、中天山造山带、准噶尔盆缘等西北地区重要构造-成矿区带的区域构造与成矿、造山带地质、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岩石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果,获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多项,为我国西部造山带研究和地质找矿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永军教授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423.P.20210316.083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