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可人教授为《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名二十周年纪念专辑赐稿(第四十三篇)
发布人:杨阳 发布时间:2023-05-26  浏览次数:1527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戴可人教授将在2023年出版的《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名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表题为“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的论文,以示祝贺!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戴可人教授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水电站为里程碑,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目前已开始进入InSAR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爆发阶段;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蓄水前阶段、蓄水阶段、蓄水后阶段)对InSAR技术的不同应用需求与算法适用性。随着SAR数据质量提升与算法进步,InSAR技术必将常规化地参与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库岸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中,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触发机理研究及灾害防治等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戴可人,男,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等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2)重大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监测与灾害规律性研究;(3)SAR、多光谱遥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滑坡编目、滑坡危险性评估与致灾因子分析;(4)城市地面沉降与重大工程设施InSAR时序监测与建模;(5)基于SAR与多光谱遥感的青藏高原冰川冰湖时空演化规律提取及灾害链监测与风险评估。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德国宇航局(DLR)合作研究计划、日本宇宙航空研究中心(JAXA)合作研究计划等项目,参与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欧龙计划、英国国家自然研究理事会(NERC)项目等国际、国家重大项目。目前已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Landslides》等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戴可人教授论文网络首发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61.1423.P.20230524.1137.001.html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预出版网址:http://jese.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