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朱筱敏教授
发布人:马文军 发布时间:2014-07-08  浏览次数:3118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朱筱敏教授,1960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朱筱敏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教学工作。他主讲的课程《沉积岩石学》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2007)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地质工程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主讲课程《石油地质基础》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2009)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作为主任的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勘探与开发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2012),先后获得2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筱敏教授先后在国内外20余个沉积盆地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盆地分析、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以及石油地质学等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已有1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先后在《Interpretation》、《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等10余种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有关沉积学、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方面的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和副主编教材5部,主编论文集6部。

      在20世纪80年代,朱筱敏教授主要从事地震地层学、沉积学和盆地分析的研究工作,强调利用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描述地震相,利用岩芯井标定地震相,确定沉积相与地震相之间的有机对应关系,建立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地震相模式。注重沉积岩性、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的组合关系研究,提出了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等多种沉积模式;探讨盆地分析的新方法——盆地构造岩相带研究,即以盆地二级构造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盆地埋藏史、构造发展史、沉积充填史和油气演化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寻找油气勘探目标为目的,开展盆地分析工作。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开展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提出了断陷型和坳陷型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以及层序内部的体系域划分方案,强调下切谷、坡折带和层序地层界面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强调“源坡控砂”在发现地层岩性圈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地层岩性圈闭分布模式;明确了不同体系域与生、储、盖和地层岩性圈闭之间的关系,指导了地层岩性圈闭的油气勘探。在储层研究中,他不仅注重研究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以及次生孔隙的演化,而且注重研究储层流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机理,建立了中国多个盆地成岩演化序列,明确了次生孔隙的主要发育深度和相对含量,指出酸性和碱性成岩环境均可形成次生孔隙,开展了定量成岩相综合研究和有效储层下限值分析,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预测了有效储层空间分布。近几年来,他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通过利用地震振幅信息和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岩性、古地貌、沉积体系和沉积砂体类型以及沉积演化历史等,精细刻画薄层砂体,基本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研究程序。

      朱筱敏教授还担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Journal of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地质论评》、《高校地质学报》和《古地理学报》杂志副主编,《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Petroleum Science》和《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科技期刊编委;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校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第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第十一届李四光地质科技奖、第六届国家教学名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