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莫宣学院士
发布人:刘青青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3414次
【字体: 字体颜色
                                                         
     莫宣学院士,男,1938年12月生,广西融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岩石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L)作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十一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经济地质学会)负责亚洲区域的副主席与Fellow;现任《地质学报》主编、《Geoscience Frontiers》主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莫宣学院士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他认为不同深度(压力)条件下岩浆氧逸度的估算对岩浆成矿作用和行星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于1982年发表了在美国劳伦斯实验室完成的含Fe2O3多元硅酸盐熔体中主要组分偏摩尔体积试验成果;首次在国际地学界提出了计算任意压力下岩浆氧逸度的公式和含Fe2O3熔体的密度预测模型。
     莫宣学院士应用“岩石探针”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作用长期系统的研究,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机制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系统的新成果,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国际地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他从岩浆作用与构造、沉积事件相结合的新视角,根据西藏广大区域内的多种证据,包括巨大区域不整合的时限、不整合面以上碰撞型林子宗火山岩系及其共生的花岗岩属性与时限,结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在变形、沉积相与古生物方面的明显差异,提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起始于65 Ma左右的新认识,进而建立了系统的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事件的时空格架。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为国际地学界瞩目,他通过对西藏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提出“两类地壳、两种机制”的新认识,即青藏高原存在“两类地壳”——新生地壳与再循环地壳,有“两种地壳增厚机制”——构造挤压增厚机制与地幔物质(通过岩浆作用)注入增厚机制;并估算了各自的贡献率。他揭示出青藏高原后碰撞火山活动随时间向周边特别是向东迁移的趋势,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推测可能暗示青藏高原深部壳-幔物质的横向流动。
     莫宣学院士坚持“岩浆-构造-成矿” 结合的方向,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特提斯域岩浆岩-成矿关系的研究。他在岩浆岩成矿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较系统的成果,为服务于国家急需矿产资源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经过长期实际工作划分出构造-岩浆-成矿带,提出青藏高原和西南“三江”具两套成矿系统叠加(特提斯成矿系统、碰撞-后碰撞成矿系统),受三大要素控制(壳幔地球化学原始不均一性、特提斯事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事件)的理论概括,并指出具体找矿方向,为建设开发西南“三江”和西藏冈底斯国家级矿产资源新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莫宣学院士在高等学校从事地质教育55年,讲授过《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岩石学》、《高级岩石学》、《岩浆岩成因学》、《岩石大地构造》等课程,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本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