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TEM 的文章

1 基于SBAS-InSAR的山西大同矿区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
白 林1,2,3*,苗朝霞4,张淑怡1,2,李振洪1,2,3,席江波1,2,3,穆文龙5 2025年第03期 [500-512][摘要](212)[pdf 131951KB](448)
2 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扩张格局——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陈 超1*,宗 燕2,李 昂3,杨福芹1,王 果1,谢 瑞1,张盼盼1,刘振彬1 2025年第03期 [455-469][摘要](326)[pdf 58175KB](436)
3 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变化特征
陈 洁1,2,3*,张 芸1,2,3,钱 会1,2,3,刘玥彤1,2,3,杨雨晨1,2,3,赵 斌1,2,3 2025年第03期 [414-426][摘要](275)[pdf 55875KB](441)
4 乌鲁木齐都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交互特征
赵文静,王承武* 2025年第02期 [260-273][摘要](366)[pdf 53711KB](2984)
5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中元古代构造地层格架新认识
周义军1*,李振宏2,3,白海峰4,余小雷1,董晓朋2,3,寇琳琳2,3 2025年第02期 [158-175][摘要](386)[pdf 164477KB](492)
6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区域差异与演变趋势
安健吉1,员学锋1,2*,苏强俊1 2025年第01期 [106-127][摘要](2264)[pdf 151812KB](1974)
7 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及预测
王丽霞1*,潘飞燕1,张 晶2,杨 耘1,刘 招3 2024年第05期 [584-594][摘要](1537)[pdf 59488KB](1414)
8 多源多特征集成的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库区湿地时空格局演变
王晓峰1,2*,马 娟1,周继涛1,尧文洁1,涂 又1,王筱雪1 2024年第05期 [569-583][摘要](1368)[pdf 91547KB](2743)
9 浙江山区县域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与动力机制
翁异静1*,杨 月1,文雁兵2,杜 磊3 2024年第04期 [470-485][摘要](1371)[pdf 8281KB](1365)
10 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
邹宗华1,2,3,赵斌1,2,3,陈洁1,2,3,4*,钱会1,2,3,4,高燕燕1,2,3,4,李春燕1,2,3 2024年第03期 [351-363][摘要](1393)[pdf 6016KB](1628)
11 2000~2021年北半球多年冻土区NDVI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李羽莹1,2,3,刘桂民1*,吴晓东2,3,王耀新1,康国慧1,赵俊1,董云霞1,王琳1 2024年第03期 [321-333][摘要](2905)[pdf 8198KB](1489)
12 MEPM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变量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预测模型
方巍1,2,3,4,5*,张霄智1,2,齐媚涵1,2 2024年第03期 [285-297][摘要](1497)[pdf 6447KB](3833)
13 福州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王瑞祥1,叶 青2,郭晓佳1* 2024年第02期 [211-228][摘要](1341)[pdf 6248KB](1558)
14 典型人类活动对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浓度的影响
李常巘佶1,2,高美玲1,2,3*,李振洪1,2,3 2024年第02期 [180-195][摘要](1346)[pdf 12113KB](1398)
15 重庆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与PM2.5浓度时空相关性
苟爱萍1,李皖新1,王江波2* 2024年第01期 [25-37][摘要](1287)[pdf 3698KB](1213)
16 黄河流域绿色科技创新竞争力时空分异演变及障碍因素
蒋 兵1,付华健1,张力元2 2024年第01期 [14-24][摘要](1324)[pdf 1477KB](1393)
17 基于遥感数据和XGBoost算法的31个城市NO2、CO2浓度比率变化特征
陈玉敏1,魏 阳1,常政威1,张凌浩1,刘洪利1,刘雪原1,曾 文2,赵子翔3,李春圆3,米 潭3,4,詹 宇3,4* 2023年第06期 [1355-1367][摘要](2285)[pdf 6878KB](2117)
18 黄土高原中部泾河流域景观生态韧性动态特征
樊凯瑄,周自翔*,付 媛,张顺伟,张小瑜 2023年第06期 [1299-1315][摘要](1026)[pdf 9505KB](2661)
19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有利储层划分方案初探——以新疆乌尔禾地区哈拉阿拉特组第一岩性段为例
张 景1,李永军2*,覃建华1,李思远1,阿克丹?斯坎迪尔1,王盼龙2,王 鑫1,黄家瑄2,张新远2 2023年第05期 [1210-1226][摘要](1058)[pdf 6936KB](1277)
20 广东省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毛智慧1,2,黎丽莉1,2*,程 露1,2,杜建军1,2 2023年第04期 [907-919][摘要](2109)[pdf 5453KB](1476)
21 近40年来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生态效应
张慧雯1,2,赵 燕1,陈怡平1* 2023年第04期 [881-894][摘要](3531)[pdf 3180KB](1363)
22 宁夏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潘金金1,任宗萍1*,胥世斌2,李 鹏1,3,张晓明4,许垚涛1,任正龑5 2023年第04期 [819-832][摘要](1225)[pdf 5571KB](1683)
23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郭玲霞,刘宇峰,封建民,贺 珊 2023年第04期 [781-795][摘要](1711)[pdf 2609KB](1419)
24 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进展
李琳娜1,刘 丹1,纪 璇2 2023年第03期 [719-733][摘要](1058)[pdf 2885KB](1207)
25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临近预报方法
方 巍1,2,3,齐媚涵1 2023年第03期 [706-718][摘要](1910)[pdf 4942KB](1801)
26 陆相湖盆“源-汇”系统要素定量关系——以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为例
冯 斌1,李 华1,何幼斌1*,李 涛1,杜晓峰2,黄晓波3,周晓光3,何瑞武4 2023年第03期 [680-695][摘要](973)[pdf 8386KB](1700)
27 联合InSAR和质量守恒法估计西藏贡觉地区雄巴滑坡厚度
朱 武1,2,3,杨璐瑶1,张金敏1,李振洪1,2,3,许炫宇1 2023年第03期 [535-547][摘要](1252)[pdf 8658KB](1693)
28 干热岩开发中高温水-岩作用下岩石应力腐蚀及多场损伤问题
孙 强1,2,高 千3,张玉良4*,胡建军5,6,耿济世1,2,周书涛1,袁士豪1 2023年第03期 [460-473][摘要](1356)[pdf 5634KB](1556)
29 地下取水系统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
李福林1,张其坤2*,陈华伟1,王开然1,孙婷婷1,王志宁3,梁 恒4,白朗明4,谷东起5,孙永根5 2023年第02期 [399-413][摘要](920)[pdf 5573KB](1269)
30 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卫新东1,2,3,关嘉敏1,冯小龙4,王筛妮1,2,3*,赵彦斌1,张 宇1,孔德豪1 2023年第02期 [350-361][摘要](1123)[pdf 4513KB](1366)
31 东北黑土地产能时空演变及其提升对策
杜国明1,孙嘉曼1,李玉恒2,3* 2023年第02期 [338-349][摘要](1118)[pdf 4205KB](1062)
32 2005~2018年北京平原区土壤汞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 欢,张沁瑞*,闫广新,黄 勇 2023年第01期 [93-103][摘要](1280)[pdf 2536KB](1927)
33 略论生态地质学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
彭建兵1,2,3,兰恒星1,2,3 2022年第06期 [877-893][摘要](1824)[pdf 11823KB](1975)
34 大型工程建设前后周边地区生态质量遥感评估——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
杨德虎1,2,3,4,孟丹1,2,3*,李雨露1,2,3,宋加颖1,2,3,谷月程1,2,3,殷世忠5,刘伟5 2022年第05期 [839-849][摘要](1472)[pdf 4166KB](1517)
35 新疆塔什库尔干断裂带温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庄思蝶1,2,周晓成2*,李鹏飞3,史浙明1,赛买尔那吉?喀依木4,朱成英4,颜玉聪2 2022年第04期 [699-712][摘要](1539)[pdf 3042KB](1836)
36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熊 诚1,2,李晴岚1*,雷呈斌2,孙立群1,阮建军3 2022年第04期 [605-616][摘要](1293)[pdf 6091KB](2245)
37 基于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特征
奥 勇1,2,毋冰龙2,3,白召弟2,3,王晓峰1,2,陈子娴4 2022年第03期 [513-523][摘要](1657)[pdf 4851KB](2086)
38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绿色发展指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李志忠1,2,孙萍萍1,2*,陈霄燕1,2,王建华2,3,刘 拓1,2,贾 俊1,2 2022年第02期 [143-155][摘要](1611)[pdf 5939KB](2179)
39 基于随机森林的陕西省西安市近地表气温估算
冯 瑞1,杨丽萍2*,侯成磊3,王 彤2,张 静2,肖 舜4 2022年第01期 [102-113][摘要](1135)[pdf 2677KB](3982)
40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系统SOTEMsoft
陈卫营1,2,3,薛国强1,2,3,4 2021年第06期 [1050-1056][摘要](2239)[pdf 3707KB](2189)
41 滇西高黎贡山南段腾越隧道沿线岩石-构造特征及其工程影响
杜谨益1,罗 术1,吴 铸1,黄小龙2,吴中海2* 2021年第04期 [760-784][摘要](1502)[pdf 42636KB](2695)
42 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
洪 伟1,刘科伟1*,薛旭平2 2021年第04期 [735-743][摘要](1553)[pdf 574KB](1646)
43 页岩气开发的水资源与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夏军1,2,吴霞2,3* 2021年第02期 [205-214][摘要](11268)[pdf 4223KB](2600)
44 陕西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及壳幔温度结构的地球物理分析
张 健,董 淼,王蓓羽,艾依飞,方 桂 2021年第01期 [150-163][摘要](1616)[pdf 9430KB](2247)
45 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
王震洪1,蔡庆华2,赵 斌3,徐耀阳4,唐 涛2 2021年第01期 [135-149][摘要](10761)[pdf 2062KB](2882)
46 西天山松湖铁矿床磁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限定
荆德龙1,汪帮耀2*,王志华1,赵晓健1,滕家欣1,姜常义2,杨镇熙3 2021年第01期 [80-99][摘要](2907)[pdf 20875KB](2073)
47 东天山重要成矿区带、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
张连昌1,2,3,董志国1,2,3,陈 博4,张 新1,2,3,张帮禄1,2,朱明田1,2,3,计文化4,冯 京5 2021年第01期 [12-35][摘要](3055)[pdf 13762KB](2176)
48 陕西凤太矿集区深部铅锌矿产资源潜力及地球物理找矿方向
王备战1,王瑞廷2,3*,王宏宇1,张革利4,李青锋2 2020年第06期 [801-818][摘要](1945)[pdf 9926KB](2082)
49 地空时间域电磁系统在陕西神木地区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王振荣1,程久龙2*,宋立兵1,滕飞3,李果1,杨茂林1,陈永亮1 2020年第06期 [776-783][摘要](1969)[pdf 7772KB](1765)
50 宁夏红寺堡盆地隐伏古隆起成因机制及其对区域沙漠化的影响
董晓朋1,2,李振宏1,2,黄 婷1,2,姜博宇3,崔加伟1,2 2020年第05期 [688-700][摘要](1745)[pdf 15587KB](4863)
51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的陕西省咸阳市排水系统能力及内涝风险评估
吴彦成1,2,丁祥1,2,杨利伟2,张乾3 2020年第04期 [552-559][摘要](2732)[pdf 4056KB](2133)
52 江西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特富矿石流体包裹体特征:来自共生磷灰石-紫黑色细晶萤石等矿物制约
郭晶晶1,邱林飞2,胡宝群1*,高海东1,王运1,薛栋1 2020年第04期 [526-539][摘要](2384)[pdf 9092KB](2160)
53 云南东川地区汤丹铜矿床成矿规律及对因民铜矿区的找矿启示
曾瑞垠1,2,3,祝新友3*,王邦敏4,刘文剑4,杨凤军4,张娇娇4, 张华4,严云飞4,高兴应4,王均5,肖剑3,6 2020年第04期 [510-525][摘要](2446)[pdf 12183KB](2041)
54 化学刺激技术在干热岩储层改造中的应用与最新进展
冯波1,许佳男1,许天福1*,李胜涛1,2,宋丹1,陈明涛1 2019年第05期 [577-591][摘要](2293)[pdf 2615KB](2534)
5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储集砂体特征及聚砂成藏模式
陈安清1,张晓星1,密文天2,康永梅3,刘一仓3, 王联国3,杜佳宁3,侯明才1,缪宗利1 2019年第05期 [517-528][摘要](2534)[pdf 9571KB](1958)
56 温度、质量浓度对富氟流体中Hf高温高压水解行为的影响
刘军锋1,黄建军2,李震1,刘晓文1,丁兴3 2019年第03期 [327-331][摘要](2148)[pdf 1337KB](1683)
57 湖北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郑海峰1,宋换新2*,杨振瑞1,唐永2,旷红伟3,柳永清3 2019年第03期 [316-326][摘要](2868)[pdf 11229KB](2097)
58 塔北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裂缝充填特征与有效性
彭军,林攀,夏青松,李斌,韩浩东 2019年第01期 [40-53][摘要](2699)[pdf 2393KB](2222)
59 新疆乌恰地区萨热克铜矿床储矿构造样式与控矿规律
王磊,方维萱,鲁佳,刘增仁 2019年第01期 [29-39][摘要](2982)[pdf 18679KB](2407)
60 利用树木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综述
王晓艳,王小萍,王传飞,龚平 2018年第06期 [794-805][摘要](1901)[pdf 2413KB](1929)
61 陕西汉中天坑群研究的系统方法思考
洪增林,薛旭平,李新林 2018年第06期 [787-793][摘要](1983)[pdf 3225KB](1772)
62 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
吴中海 2018年第06期 [706-726][摘要](3133)[pdf 14784KB](2183)
63 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
方维萱,王磊,贾润幸 2018年第06期 [663-705][摘要](2317)[pdf 3644KB](2631)
64 大压机高压实验中加热方法、温度测量与实验组装中的温度分布
陈涛,王一川,暴新建,马云璐,刘丽萍,刘曦 2018年第04期 [428-448][摘要](2377)[pdf 7053KB](2866)
65 陆生蜗牛文石方解石化过程及其碳同位素组成变化高温实验
李成龙,盛雪芬,鲍睿,罗铃,季峻峰 2018年第03期 [275-284][摘要](2654)[pdf 1841KB](2599)
66 华北陆块南缘老牛山杂岩体岩石成因:来自黑云母的信息
齐秋菊,王晓霞,柯昌辉,李金宝 2018年第03期 [252-261][摘要](2310)[pdf 5989KB](2091)
67 青海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王福德,李云平,贾妍慧 2018年第02期 [162-175][摘要](3635)[pdf 1222KB](2491)
68 青藏高原义敦岩浆弧前寒武系变质岩绿泥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田振东,冷成彪,张兴春,尹崇军,张伟,郭剑衡,田丰 2018年第01期 [36-48][摘要](2722)[pdf 14950KB](2091)
69 闽江下游及河口悬浮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龚松柏,高爱国,林建杰,朱旭旭,张延颇,侯昱廷 2017年第06期 [826-836][摘要](2382)[pdf 4562KB](2083)
70 前寒武纪碎屑岩沉积作用时间的限定:沉积自生磷钇矿定年
张艳斌,李秋立 2017年第06期 [711-720][摘要](4730)[pdf 4591KB](4650)
71 泥裂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意义综述
刘闯,钟建华,曹梦春,孙宁亮,王雅琳 2017年第04期 [539-550][摘要](3507)[pdf 19550KB](2264)
72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断裂体系特征及形成演化
吴孔友,刘波,刘寅,贾春明,郭建勋,李思瑶 2017年第03期 [406-418][摘要](2240)[pdf 2228KB](2728)
73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熔体与橄榄岩反应及相关高温高压实验
陈康,唐红峰 2017年第03期 [375-385][摘要](3329)[pdf 4071KB](4956)
74 为什么火成岩地球化学需要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学证据约束?
罗照华 2017年第03期 [326-343][摘要](3302)[pdf 11114KB](3812)
75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S3-1井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储集空间类型
黄成刚,崔俊,关新,常海燕,杨森,惠媛媛,吴梁宇,吴丽荣 2017年第02期 [255-266][摘要](1958)[pdf 1773KB](2495)
76 西藏多巴地区片麻岩变质演化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李鹏,张聪,刘晓瑜,杨经绥,符义稳 2016年第05期 [601-611][摘要](3217)[pdf 12677KB](2312)
77 粗面玄武岩熔融-结晶过程中角闪石-熔体二面角: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赵东宇,张波,胡贤旭,范大伟,周文戈,谢鸿森 2016年第03期 [341-354][摘要](2178)[pdf 5577KB](2751)
78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金红石SHRIMP原位U-Pb定年及其年代学意义
侯晨阳,杨天水,石玉若 2016年第03期 [334-340][摘要](3230)[pdf 3867KB](2198)
79 化学刺激技术在增强型地热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实践与展望
刘明亮,庄亚芹,周超,朱明成,张灿海,朱永强,谭龙,骆进,郭清海 2016年第02期 [267-276][摘要](2699)[pdf 1081KB](2538)
80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含油气系统
张伟,何家雄,李晓唐,刘志杰,张景茹,龚晓峰 2015年第05期 [80-92][摘要](2789)(311)
81 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任星民,朱文斌,朱晓青,王玺,罗梦 2015年第04期 [63-73][摘要](3962)[pdf 7574KB](2464)
82 柴达木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及其地质意义
王丹,吴柏林,寸小妮,孙莉,徐梓皋,詹杰,袁康 2015年第03期 [55-67][摘要](3230)[pdf 1685KB](2511)
83 山地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艳宏,邴海健,周俊 2015年第02期 [75-82][摘要](2180)[pdf 981KB](2216)
84 咸化湖盆混积岩中双重孔隙介质及其油气储集意义
吴丽荣,黄成刚,袁剑英,曹正林,万传治,潘星,张世铭,李智勇 2015年第02期 [59-67][摘要](3105)[pdf 13113KB](2116)
85 阿尔金断裂带中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证据
李萌,汤良杰,邱海峻,王鹏昊,甄素静 2015年第01期 [57-65][摘要](3437)[pdf 6906KB](2041)
86 咸化湖盆中酸性流体对碎屑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黄成刚,袁剑英,曹正林,张世铭,王莹,佘敏 2014年第03期 [52-60][摘要](4701)[pdf 628KB](3247)
87 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研究方法与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研究进展
任战利,田涛,李进步,王继平,崔军平,李浩,唐建云,郭科 2014年第03期 [1-20][摘要](11805)[pdf 938KB](4925)
88 岩浆成矿系统的尺度效应
罗照华,苏尚国,刘翠 2014年第01期 [1-9][摘要](4790)[pdf 5781KB](5139)
89 中国土地生态管护内涵和发展策略探讨
宇振荣,, 2013年第04期 [83-89][摘要](3247)[pdf 3845KB](2135)
90 东秦岭中生代花岗岩体、钼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李金宝,王晓霞,童英,柯昌辉,杨阳 2013年第04期 [49-61][摘要](5252)[pdf 7368KB](3524)
91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梁永兴,曾溅辉,杨智峰,郭依群,匡增桂 2013年第04期 [30-38][摘要](3314)[pdf 4901KB](2026)
92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断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
李潍莲1,2,刘震1,2,张宏光1,2,纪文明1,2,雷婷1,2 2012年第04期 [22-29][摘要](2361)[pdf 1885KB](1725)
9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处理的若干技术研究
程传录,谢方,王小瑞,马新莹 2012年第03期 [106-110][摘要](2050)[pdf 769KB](1633)
94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侯读杰1,2,包书景3,毛小平1,2,陈新军3,马宁1,张小涛1,杨光庆1,孙超1 2012年第03期 [7-16][摘要](2383)[pdf 1166KB](1849)
95 基于改进的角度偏差法的采空区点云数据精简
方源敏,夏永华,陈杰,宋炜炜,杨永明,左小清 2012年第02期 [106-110][摘要](1434)[pdf 351KB](1482)
96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
纪友亮1,李清山1,王勇2,胡斌2 2012年第01期 [9-19][摘要](2348)[pdf 2670KB](2953)
97 汶川8.0级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研究
姜振泉,刘芙荣,徐瑞朋 2011年第04期 [428-433][摘要](1535)[pdf 541KB](1694)
98 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表面风化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宗静婷1,2,王淑丽3,张忠永4 2011年第02期 [185-190][摘要](1868)[pdf 482KB](1651)
99 陆相成熟烃源岩区连通砂体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郭丽丽,张卫海,吴刚,韩园园,张伟忠 2011年第02期 [159-162][摘要](1517)[pdf 170KB](1347)
100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输导体系及与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
吴伟涛1,高先志1,卢学军2,崔周旗2,孔令武1,贾连奇1,王海潮2 2011年第01期 [78-83,88][摘要](2387)[pdf 1025KB](1530)
101 岩浆硫化物矿床勘查研究的趋势与小岩体成矿系统
汤中立1,钱壮志1,2,姜常义1,闫海卿1,焦建刚1,刘民武1,2,徐章华1,徐刚1,王亚磊1 2011年第01期 [1-9][摘要](3068)[pdf 850KB](1858)
102 全球变化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陈凤臻1,姜琦刚2,于显双1,崔瀚文2 2010年第03期 [292-][摘要](1579)[pdf 251KB](1505)
103 煤炭基地水污染研究理论体系探讨
冯建国1,李云峰2,张茂省3 2010年第03期 [272-276][摘要](1572)[pdf 160KB](1477)
104 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其通解
赵超英,黄观文 2010年第02期 [215-217][摘要](1726)[pdf 109KB](2384)
105 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几何法定轨PDOP值分析
贺凯飞1,徐天河2,3 2010年第02期 [211-214][摘要](2301)[pdf 150KB](1653)
106 极干旱地区土壤与大气水分的相互影响
李红寿1,2,汪万福1,2,3,张国彬1,2,邱飞1,詹鸿涛1 2010年第02期 [183-188][摘要](2424)[pdf 375KB](1564)
107 潮滩冲淤监测方法与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赵 敏 2009年第04期 [437-441][摘要](1594)[pdf 192KB](1369)
108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三角网平差技术研究
程传录,王文利,郭春喜,马新莹 2009年第04期 [432-436][摘要](1892)[pdf 183KB](1501)
109 GPS城市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张永海 2009年第03期 [327-330][摘要](1252)[pdf 136KB](1177)
110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GPS多天线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王 利1,张 勤1,丁晓利2,戴吾蛟3,杨文韬3,张显云4 2009年第03期 [323-326][摘要](1449)[pdf 189KB](1441)
111 利用MODIS数据反演沙漠化地区地表温度的简化模式——以陕西北部地区为例
霍艾迪1,2,康相武3,刘志丽4,曹馨升5 2009年第03期 [306-311][摘要](2265)[pdf 303KB](1780)
112 榆林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
王晓峰 2009年第03期 [302-305][摘要](1451)[pdf 174KB](1459)
113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查干湖地区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分析
申晋利1,张军龙2 2009年第02期 [212-215][摘要](2129)[pdf 798KB](1457)
114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温度及热储层温度的估算
胡 扬1,马致远1,余 娟1,李 青2,张跟全3,贾旭兵1 2009年第02期 [173-176][摘要](2361)[pdf 402KB](1562)
115 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曹代勇1,时孝磊2 2009年第01期 [94-99][摘要](1536)[pdf 215KB](1667)
116 ASTER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MATLAB实现
王坤,姜琦刚,韩复兴,邢宇,张继承,张红红 2008年第04期 [438-441][摘要](2446)[pdf 821KB](2954)
117 内生成矿中元素共生组合的物理因素
李金宝1,杨江1,高永宝2 2008年第03期 [260-264][摘要](2204)[pdf 183KB](1967)
118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成藏(矿)系统
刘池洋 2008年第01期 [1-23][摘要](2010)[pdf 774KB](1753)
119 中国特色地质遗产体系及其保护
隗合明,覃海绍,高媛 2007年第04期 [437-440][摘要](1280)[pdf 238KB](1539)
120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沉积体系及其控气作用
贾建称 2007年第04期 [374-382][摘要](2369)[pdf 550KB](1546)
121 渤南凹陷渤深6块潜山储层描述技术
金平信1,2,刘承红3,高保国3,舒立民3 2007年第02期 [174-177][摘要](2123)[pdf 370KB](1666)
122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与油气聚集规律
谢宗奎1,李生德2,车明3,马斯辉2,李志勇1 2007年第02期 [166-169,182][摘要](2264)[pdf 234KB](1565)
123 惠安堡—马家滩地区二叠系煤系烃源岩
白斌1,刘哲2,周立发1,张义楷1 2007年第02期 [154-157][摘要](2232)[pdf 390KB](1398)
124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 新生代断裂特征与圈闭类型
于福生1,吉珍娃2,杨雪3,宇振全3,马保军1,张良杰1 2007年第02期 [149-153][摘要](2200)[pdf 1011KB](1499)
125 四川西部西康群新都桥组碳酸盐岩的锶同位素特征
曾宜君1,2,黄思静1,易同富2,郝雪峰2,熊昌利2,胡作维1 2007年第02期 [126-129][摘要](1581)[pdf 314KB](1547)
126 西北干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任朝霞1,杨达源2 2007年第01期 [99-102][摘要](2629)[pdf 134KB](1445)
127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低丰度高效 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低丰度高效 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 2007年第01期 [41-46][摘要](1906)[pdf 206KB](1303)
128 河南省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与成矿预测
隗合明,覃海绍,焦建刚 2007年第01期 [11-14][摘要](1863)[pdf 142KB](1299)
129 海进体系域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 ———以黔西南地区三叠系为例
李荣西1,魏家庸1,肖家飞2,王兴理2,Lehrmann D J3 2007年第01期 [1-5,21][摘要](2606)[pdf 236KB](2658)
130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煤与铀矿关系
杨仁超1,韩作振1,柳益群2,樊爱萍2 2006年第04期 [31-37][摘要](1547)[pdf 1037KB](1343)
131 天然水体中生物膜对水环境中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
付长营1,2,方涛1,邓南圣2 2006年第03期 [97-101][摘要](2233)[pdf 390KB](1633)
132 硝态氮在河床垂向渗滤系统中 环境行为的模拟实验
黄瑞华1,吴耀国3,李云峰2,杨炳超2 2006年第03期 [92-96][摘要](1240)[pdf 183KB](1422)
133 塔中地区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油气成藏体系
李宇志1,梁书义2,刘克奇1 2006年第02期 [45-48][摘要](2141)[pdf 840KB](1259)
134 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齐文1,2,侯满堂2,王根宝2 2006年第02期 [30-36][摘要](2347)[pdf 257KB](1497)
13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洪增林1,2,薛惠锋1 2006年第01期 [106-110][摘要](1280)[pdf 154KB](1791)
136 垃圾卫生填埋衬垫系统工程 地质研究的若干进展与问题
曹丽文,桑树勋,姜振泉,张静 2006年第01期 [96-100][摘要](1996)[pdf 161KB](1242)
137 基于GIS的略阳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赵法锁,宋飞,王艳婷,马显春 2006年第01期 [88-91][摘要](2106)[pdf 150KB](1218)
138 基于PocketPC的多用途测图系统开发
徐斌1,张艳2,罗广祥2,郭炳轩3 2006年第01期 [83-87][摘要](1994)[pdf 670KB](1539)
139 深层地下水SPD人工补给系统
贺屹,彭翠华,刘燕 2006年第01期 [47-50][摘要](1236)[pdf 146KB](1267)
140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荒漠化防治
陈梦熊 2005年第04期 [1-7][摘要](2049)[pdf 452KB](1293)
141 环境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刘立国1,王洁2,赵剑强3 2005年第03期 [104-106][摘要](1652)[pdf 131KB](1697)
142 Excel在求解系统理论权函数中的应用
王玮1,钱会1,马思锦2 2005年第02期 [78-81][摘要](1369)[pdf 856KB](1385)
143 基于系统误差及其协方差阵 拟合的抗差自适应滤波
张双成1,高为广2 2005年第02期 [60-62][摘要](1334)[pdf 116KB](1646)
144 信息科学与矿产预测
杨中宝1,彭省临2,李朝艳1 2005年第02期 [40-42,59][摘要](1765)[pdf 130KB](1238)
145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曾荣,薛春纪,刘淑文,李永强 2005年第02期 [21-25][摘要](2326)[pdf 581KB](1178)
146 地下水系统平衡化学模型的 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钱会1,王晓娟1,李便琴2 2005年第01期 [59-64][摘要](1427)[pdf 184KB](1694)
147 基于GIS的人工神经网络 矿产预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杨中宝1,2,彭省临1,李朝艳2 2005年第01期 [30-33][摘要](2104)[pdf 676KB](1337)
148 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球形类化石研究
刘云焕,李勇,邵铁全,于波,付淑青,韩会平,李园园,李荣西 2005年第01期 [5-13][摘要](1392)[pdf 1255KB](1402)
149 西北干旱区水文系统的演变与荒漠化
陈梦熊 2005年第01期 [1-4][摘要](1827)[pdf 125KB](1477)
150 肥城盆地石横电厂水源地岩溶水 系统地下水管理模型
王玮1,李云峰1,侯东辉2,张二勇3 2004年第03期 [32-39][摘要](1277)[pdf 256KB](1435)
151 基于 GIS 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新方法
彭省临1,杨中宝1,2,李朝艳2,赖建清1 2004年第03期 [28-31][摘要](2248)[pdf 154KB](1654)
152 GIS 在青岛海域管理中的应用
奥勇 2004年第02期 [71-74][摘要](1783)[pdf 179KB](1194)
153 城市三维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框架研究
朱良峰,吴信才,刘修国 2004年第01期 [69-75][摘要](1058)[pdf 246KB](1558)
154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成矿作用探讨
文美兰1,魏宽义2,李元1 2004年第01期 [21-23,60][摘要](1182)[pdf 139KB](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