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孟林教授级高工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动力学演化 [2015/9/28]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年再次增加页码的通告 [2015/7/21]
- 翟明国院士:大陆的物质演化是解开大陆动力学之谜的基础 [2015/7/21]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翟明国院士 [2015/7/21]
- 李永军教授运用元素Ta、Hf、Th、La、Zr、Nb比值建立判别表 [2015/5/27]
- 赖绍聪教授探讨了川西北塔公石英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2015/5/27]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赖绍聪教授 [2015/5/27]
- 吴艳宏研究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山地表生地球化学 [2015/4/2]
- 张发明教授总结了大跨度地下洞室群围岩多尺度块体稳定性预测方法 [2015/4/2]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赵鹏大院士 [2015/4/2]
- 汤良杰教授阐述了塔里木盆地主要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2015/2/4]
- 杨兴科教授:造山带和盆地热力作用和热力构造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 [2015/2/4]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翟裕生院士 [2015/2/4]
- 张连昌研究员: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BIFs)沉积于火山弧相关构造背景 [2014/12/16]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张连昌研究员 [2014/12/16]
- 任战利研究员:沉积盆地构造热事件的研究是盆地热演化史研究的热点及前缘领域 [2014/9/30]
- 王义天研究员认为陕西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丝毛岭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床 [2014/9/30]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任战利研究员 [2014/9/30]
- 李同录教授阐述了黄土垂直节理的形成机理 [2014/7/8]
- 朱筱敏教授:溶蚀作用及其形成的次生孔隙发育带对于预测有利储层很重要 [2014/7/8]
«返回前 20 篇文章
| 共
269
篇文章,分为
14
页显示,当前为第
12
页 |
获取下 20 篇文章»